近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引人关注。而与之一同被揭开的还有网络公关的潜规则。个别企业一旦发现质量问题,首先想的不是尽快解决,而是如何掩盖真相,把“公关”当作“搞定”政府部门、“摆平”媒体,进而欺骗消费者的工具。那么这些网络公关是如何帮助这些问题企业“灭火”的?这些网络公关怎样影响我们的舆论?
n99:2r_ “三聚氰胺毒奶粉”风暴中,各奶粉企业的“危机公关”行为就能好好为以上说法做一次案例说明。而小编也希望通过此,能帮助各网友们炼就识别“假口碑”、“公关帖”的火眼金睛。三鹿“假口碑”招数还记得关于奶企假口碑一事,网上曾流传这样几则帖《支持民族品牌三鹿》……
^i&/k _Akc7" 招数一
Crh5^?
6(B0gBCId 第一招:打“民族旗号”,狂发贴
)Ac8'{Tq/ 已经曝出奶粉添加“三聚氰胺”,被网友痛骂的那份企业,除了大打“民族牌”,恐怕也别无他法。并且,在当时确实仍有一些依稀声音在关注此次奶粉危机中的民族奶企。
>},O_qx 这其中,比较突出的几例三鹿“假口碑之贴”,如《支持民族品牌三鹿》、《三鹿:我是民族企业你们要我跨台吗?》、《放了三鹿、放了民族品牌》、《支持国货,给三鹿一次机会》,这几则贴在各大论坛以狂发之势袭来,而发帖时间都集中在9月12日中午。 请网友们记住9月12日这个关键时间点,因为正是这日,整个奶粉行业的负面信息在网络上大面积爆发,9月12日,google显示三鹿负面新闻激增到11400篇。
< Upn~tH 其实奶企蒙牛在同时期也采取了民族品牌这“堂而皇之”的假口碑外皮。如《救救蒙牛》。
r-'\<d(J$ kI]i,v#F 0aSN8 EK_NN<So# --------------------------------------------------------------------------------
{}N* e"<O Kl{2^q> s2_j@k?% 招数二
/#20`;~F)
zN#$eyt 第二招:直接找“奶托”,公关手段收买网友
^=bJ
_' 最大的“奶托”就是总所周知的“百度”,在9月12日,google显示11400篇负面新闻时候,百度仅仅11条,当网友曝光“三鹿与百度的危机公关”之后,google负面信息是11800,百度才“激增”到54条。而网络上其他论坛的枪手那就实在多不枚举。
1Ls@| 而关于“公关网友”则是因为论坛一则“网友自曝被三鹿公关”的帖子,发帖者将自己“公关”前后详细描述,发负面贴——被三鹿公关——负面贴消失——发帖者又出现承认自己对“三鹿”有误会——三聚氰胺事件彻底披露——发帖者自曝之前被公关。蒙牛“危机公关”行为
MG[?C2KA/ 搜索引擎为我所用
z
4Qz9#*"^ 行为一:好好“利用”搜索引擎
Df||#u=n
BRG1/f
d 相比其他奶企,蒙牛毫不忌讳如google、百度这类搜索引擎。
`(H]aTLt , 如果在Google上查询“三鹿”、“伊利”、“光明”等乳业品牌,无一例外的是,除了公司网站,他们的第一页检索结果页面上全都不是自己的站点,一旦“出事”,整个第一个页面全部是别人的负面报道和信息,自己没有一个网上的渠道来进行解释、辩解、申诉甚至狡辩。对于很多网络声誉严重依赖搜索引擎检索页的企业来说,在搜索引擎检索第一页上没有自己可以掌控的沟通管道,这样一个平日随波逐流、危机时刻任人宰割的局面,实在是非常的危险。三鹿在出事后其网站一度被黑,其他几家乳业巨头除了主站上无关痛痒的几句道歉和保证,在搜索引擎检索页的第一页上面,没有自己可以掌控的沟通平台来和消费者及公众作坦诚、人性化和及时的沟通,任由自己的品牌声誉遭受侵蚀。
WTA0S}pT 蒙牛有所不同,在Google检索“蒙牛”的第一页上,第三项搜索结果是蒙牛老总牛根生的博客,牛根生在自己的博客中,针对部分蒙牛产品检出三聚氰胺一事,发表了“在责任面前,我们惟一的选择就是负起完全的责任”的博客文章,做了一定的辩护和承诺,从多达近3万5千条的读者留言来看,这样的一个沟通,对于蒙牛的声誉,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91E!4t}I “出事”之前,蒙牛就在Google搜索引擎第一页第三项这样一个醒目的位置上,拥有一个完全自属的信息发布平台,不管是有意安排还是无意为之,蒙牛的这个工作,实际上属于网络声誉管理中的“管理”这一项 - 事先在相关关键词的搜索引擎结果页上,安排好自己所属的沟通平台。相对于无所作为的其他乳业企业来说,蒙牛的网络声誉管理,不能不说是棋高一着。
;H_yNrwA 于此同时,搜索引擎还能好好帮助蒙牛“危机公关”的行为二,这两者缺一不可。
&at>pV3_ --------------------------------------------------------------------------------
KArf:d yx3M0Qo RR{]^g51 “满山遍野”的牛老总泣泪帖
63U
AN0K% mV@.JFXKP 行为二:老总“演戏”博同情
k`Ab*M$@Xs
SEr\ u# 如果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那么蒙牛的“萧何”者,这就是他们的老总,牛根生。一哭二闹三上吊,本该是怨妇的戏码,却如今被牛根生演绎成为救“民族企业”的另一出。三聚氰胺从蒙牛奶粉中检查出,牛根生含泪道歉一哭。风暴之后,业绩下滑,恐被抄底,牛根生泣泪写下“万言书”就球,为二哭。
H&[ CSc 而只要你用任何搜索引擎搜索“蒙牛陷收购危局,牛根生落泪求援”这类帖,他们就会以“排山倒海”之势显现出来。仅google,在0.38秒里共有345.000条符合关键词,遍布各个网站、论坛、博客。要不要“奶托”都问题不大,他们老总这几出,本就比容易识穿的枪手行为高明得多。编后语 关于“危机公关”,三鹿和蒙牛采取了2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和手段,然无论怎样,目的只有一个:为自己的错误“瞒骗”消费者,进行利于自己的舆论议程设置。这本身就是一种可耻的行为。
&.an- 很多企业通过新技术下的网络公关扭转了被动局面,提高了知名度。但是,如果不诚实,最终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就如同现今三鹿仍旧解体,蒙牛更遭网友恶评。“林肯说过,你可以在某些时候欺骗所有人,也可以在所有时候欺骗某些人,但是你无法在所有的时候欺骗所有的人”。
Ko\m8\3?fK
(-(,~E 6|X 关于“危机公关”,三鹿和蒙牛采取了2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和手段,然无论怎样,目的只有一个:为自己的错误“瞒骗”消费者,进行利于自己的舆论议程设置。这本身就是一种可耻的行为。
i
cQsA 很多企业通过新技术下的网络公关扭转了被动局面,提高了知名度。但是,如果不诚实,最终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就如同现今三鹿仍旧解体,蒙牛更遭网友恶评。“林肯说过,你可以在某些时候欺骗所有人,也可以在所有时候欺骗某些人,但是你无法在所有的时候欺骗所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