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岁老人中500万彩票大奖后遭遇亲情困局 - 法制周报-e法网
0
核心提示:在喜中500万元彩票大奖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这些从天而降的财富竟引起了连环诉讼。湖南衡阳人黄祝人(应当事人要求使用化名)在大喜之后遭遇的亲情困局,也许能给人们一些另类的警示意义。 f*%Y]XL;% w%2|Po5 ⊙《法制周报》首席记者 朱春先 文/图 )/:j$aq u-/5&Endb 黄祝人是带着新婚妻子一起来接受采访的,二者在年龄上相差25岁。黄祝人75,妻子周湘(化名)53。 #qnK nxD O-3R#sZ0 二人于今年6月相识,7月份办理结婚手续。 6&,{"N0T >?L)+*^ 在周湘之前,黄祝人曾独居多年。原来的妻子于2000年去世。 D!g\-y evQk,;pIm 没有人知道,一直清贫的黄祝人,会在他74岁的晚景里,买中一注奖金额为500万元的双色球号码。 =JW.1;
E*"-U!?)l2 但巨大的惊喜过后,一场不期而至的亲情困局,将黄祝人两度推入对簿公堂的尴尬境地,从天而降的财富,竟引起了连环诉讼。 dEu\}y| &_1x-@oI2: 彩民老黄 "AuU5G 9'I #TG7WF5 2007年4月的一天,黄祝人来到衡阳市白沙洲某福利彩票销售点,买了4注双色球彩票号码。 #qcF2&a% dxa[9>V 每次4注,一注2元,每周三期期期都来,黄祝人买彩票的习惯,已经为其他彩友所熟悉。这一次,黄祝人依然维持着固有的习惯,将8元纸币递给彩点老板后,拿着号码转身离去。 p=T6Ix'_2e BD_"w]bqD 没有人想到,黄祝人这次的买彩行为,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A+QOox]<
uS|f|)U& 在三年多购买彩票的过程中,5元、10元的小奖也中过很多次,但从没有中过一次大奖。黄祝人不认为自己运气不好,“只是时间未到而已”,面对《法制周报》记者的采访,黄祝人解释自己为什么会一直坚持买彩票时说。 (?vKe5 .-mlV ^ 出身农村的黄祝人,退休前是雁峰区石棉塑料厂的一名维修工,前妻在公交公司工作,一子一女也都在公交公司上班。从1995年开始,全家人先后下岗,黄祝人没有了工资收入,仅靠着妻子180元退休金维持生活。 9Od|R"aS| qDK\MQ!
在妻子180元的退休金里,黄祝人每月拿出30元钱,资助一直下岗在家的儿子黄伟生(化名)。从农村老家回到城里后,黄伟生提出,这个家由他来当,母亲的退休金全部交由他来开支。 b~td^ zI&). 黄祝人和妻子同意了。但这笔钱实在无法满足一大家子人的开支,一些问题随后接踵而至。 _8{6&AmIw DQy;W ov 后因家庭琐事父子交恶。“直到今天,他也没有来找过我”。 ?l?_8y/ww 4_KRH1
随后,黄祝人得到了女儿的关照,并住进了女儿为其在白沙洲买的一套30平方米左右的旧房内。 .a_xQ]eQ IKFNu9*"h 其时,已经退休的黄祝人也开始有了退休金,从最初的每月180元,涨到现在的824.60元。 y**>l{!! .t9*wz 从2004年起,黄祝人开始购买彩票。 TjWMdoU$J "8R\!i. “刚开始时,主要是买35选7”,黄祝人说,2006年后,转买双色球,每次买4注,从不间断。“我花在买彩票上的钱,一年下来也就是一千多,它并没有影响我的生活”,黄祝人说,自己没有别的不良嗜好,生活也很简朴,领到的退休金除了吃饭穿衣,就是买彩票。 w:|YOeP
;kLp}CqV 喜从天降 Y-
tK 0ZJN<AzbA 2007年4月底,在买完彩票后的第二天,黄祝人接了一个电话。这个电话改变了他以往平静的生活。 V }wh KkPr08 店主在电话中对黄祝人说,恭喜你中了头彩,500万! /zTx+U.\I C%QC^,KL 即使经历了太多的悲喜人生,但此时此刻,74岁的黄祝人还是有点把持不住,“太激动了,不敢相信”! eFz!`a^dX 0N`'a?x 黄祝人回忆道,当天,店主就找了一台车,黄祝人带上女儿黄姣(化名)一起来到了长沙,在湖南省民政厅办理了兑奖手续。 cHw-; Sd?+j;/" 在核对有关身份信息和奖票信息后,黄祝人从工作人员手中,领到了一张农业银行的卡。在扣除100万元税金后,卡内存入了400万元。 cS;O]>/5 y"nL9r.,: “爸爸,这钱怎么分配?”黄姣问黄祝人。 eCy]ugsi% Bc1MKE5 黄祝人没有立即回答女儿。 b l]YPx8 <;q)V%IUz 第二天,从长沙回到衡阳后,黄祝人在衡阳的某农业银行营业部,将卡内的资金作了分配:除取出现金1万元用于日常开支外,将其中的100万,转入到自己的名下,另外299万元转入到女儿黄姣的名下。 @D2KDV3' )#0Llx! “当时,她没有房子住,我要她去买两套房子”,黄祝人回忆说,在将钱作了上述分配后,她要黄姣先拿一部分钱去买房子。 "*oN~&flc fK1^fzV 不久后,黄姣在华新开发区某楼盘内买了两套150平方米左右的新房,一套价款25万元左右,另一套价款在30万元左右,黄祝人和女儿黄姣各住一套。 J?[}h&otQ [h@MA| 房子的户主都是女儿黄姣的名字。 NB.&J7v )A*Sl
2ew 从来没有住过大房子的黄祝人,在自己步入耄耋之年后,终于住进了豪华大宅。一切看起来,都似乎在表明,黄祝人的老年生活将溢满幸福。 VK/i5yT5N -FW'i10\2+ 然而,一场不期而至的亲情困局,正在悄然袭来。 l
EsE]f 7p+uHm 状告女儿 9
?(P?H a4D4*=!G0 黄祝人住进新房后,开始对房子进行装修,还添置了部分电器和家具,总共花了25万元左右。 &k0c|q] gt:Ot0\7 转眼到了2007年年底,黄祝人的一个侄儿找到他,希望他投资一个工程。“冠都现代城有三栋房子,我们搞脚手架出租”,侄儿说,这个工程肯定赚钱,要黄祝人出资30万元。 -^<`v{}
Dn ]M.)N.T 从来没有经商经历,更没有投资经验的黄祝人,向其侄儿说的工程中投入了30万元。 I.L8A|nZ //H3{^{
“这笔钱投进去后不久,很快就又没有钱了”,黄祝人说,侄儿要求继续追加投资,黄祝人又投了一笔钱。再投入时,女儿不同意,黄祝人决定通过法律途径,向女儿要钱。 ]zR,Y=
# 2008年6月1日,黄祝人对一个朋友说,自己想打官司,请她帮忙介绍一个律师。这个朋友给其介绍了一个名为吴晋的“律师”,“当时,吴晋给了我一张名片,要我第二天到衡州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衡州所)办手续。”黄祝人说。 ]qNPOnlp
MnT+p[. 6月2日上午,黄祝人如约来到衡州所,在交了5000元费用后,与该所签订了委托代理合同。 /u N3"m5i 7).zed^ 6月13日,黄祝人诉女儿黄姣经济纠纷案被衡阳市雁峰区人民法院受理。 M$AQZ')9 ko<VB#pOMr 按照299万元的诉讼标的,立案费高达数万元,律所要求黄祝人交立案费,而此刻的黄祝人已经拿不出这笔钱了,经协商,法院同意先交1000元立案,其余的待案件有了结果后补交。 Tx0l^(n -nKBSl
s 进入司法程序后,有关工作人员查证,在黄姣名下的资金,只剩下了120万元定期存款和2万元活期存款,其余100余万元(购房和装修款除外)已不知去向。 -E>se8 %" !e(ZEV g 法院依法将查证的122万元予以冻结。 }hX"A!0 jHWJpm( 黄祝人承认,从儿子家出来以后,女儿对他比较好,所以,在中彩后,主动将299万元过户到了女儿的名下,但后来自己要用钱,女儿却不肯给他,他非常伤心。(法制周报新闻热线:0731-4802117)在打官司之前,他也最后一次问了女儿,“她态度的坚决让我不得不走诉讼这条路”。 _<P~'IN+n J"O#w BM9 黄祝人一生俭朴,靠着微薄的工资将一双儿女养大。但儿子的态度让他失去了依靠,“我中奖以后,他也没有来找过我。”黄祝人说,他和儿子已经是陌路人。 C@q&0\HN Gj(UA1~1 唯一可以稍作依靠的女儿,对簿公堂后,对黄祝人也产生了怨恨,“父女俩打官司,毕竟不是件好事。”黄祝人说。 hR3Pa'/i "K*+8IO2 更让黄祝人担心的是,目前已经投入了数十万元的工程,是个无底洞,“将来肯定还得打官司,看能不能要回点钱(意为与侄儿打官司)”。 {r?qI `Ao;xOJ 在钱财散尽之后,黄祝人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亲情困局。 8L}N,6gC4_ D:Y`{ { 连环诉讼 D$[/|%3 uyDYS 6月13日立案以后,黄祝人便在家等待开庭的那一天到来。 4!r>
^a ^iwM(d]#5 这段时间,父女俩的关系异常紧张,以至于要通过其他人来传话。在衡南县某局担任负责人的堂侄,有一天给黄祝人打来电话:“父女俩打官司,对谁都不好,调解算了!” )QiHe} >5!/&D.q 在电话中,黄祝人对堂侄说,我提两个条件,她如果答应,我就同意调解。 J"dp?i ;q&\>u: 黄祝人的两个条件是,女儿黄姣要还给他90万,房子要过户到自己的名下。 *tZ#^YG{( vaEAjg*To< 这一条件,通过黄的堂侄,传话给了黄姣。后来的情况表明,黄姣同意了父亲的条件。 k&>l#oH 7OOod1 6月27日,黄祝人和女儿分别来到法院。上午8时30分左右,在法院的主持下,双方在和解协议书上签字。 tHo0q<.oX )iG+pP@.@ 黄祝人后来拿回了90万元。他将其中的10万元划给了自己的孙子,作为其上大学的费用。 4D\+_Ic3 ,Uv8[ci%9 故事发展到这里,似乎一切有了圆满的结局,但这场司法程序结束后,黄祝人又启动了另一个司法程序——将衡州律师事务所及其员工吴晋律师告上法庭。前不久,黄祝人已经委托衡阳的另一家律师事务所,前往衡阳市蒸湘区人民法院提交立案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