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小卒
级别: 普通人
[1693]
精华:
3
发帖: 5221
威望: 1 点
银纸: 34069 蚊
贡献值: 0 点
福气: 0 点
: 〖白社会〗
在线时间:1410(小时)
注册时间:2006-12-05
最后登录:2011-12-10
|
《狗咬狗》——港式黑色警匪片与日式暴力的联姻
0
首先来解释一下“黑色警匪片”与“日式暴力”这两个名词。所谓黑色警匪片,是相对于普通意义上的那种警匪正邪大对立的影片来说的,这种影片模糊了警匪之间的界限,坏人为非作歹固然让人咬牙切齿,而警察为了破案不择手段的种种行径却也令人触目惊心。为了能够更好的表现主题,影片通常将故事情节的发生安排在夜里,所以影片的画面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黑暗阴郁的,镜头语言也是沉着冷峻,再配以一些简单直接的暴力画面,从拍摄技巧上强化了所要表达的主题。前一阵子广受好评的《杀破狼》以及银河映象拍摄的许多影片诸如《暗花》、《PTU》之类都属于黑色警匪片的范畴。 _tJp@\rOz= .!yXto: “日式暴力“顾名思义就是日本CULT影片惯用的表现暴力血腥场面的方式,不同于美国影片中直截了当的暴力描述,由于受武士道精神的影响,日式暴力在立足于绝对真实血腥的基础上,还力求拍出一种悲壮苍凉的意境。影片中的暴力场面通常采用极具渲染力的颜色或者颜色对比作为背景衬托,观众会有种在欣赏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的感觉,从这点上看,这种拍摄手法也可以说是一种和吴氏暴力美学截然不同的暴力美学,全世界恐怕也只有日本这种民族才会对这种暴力美学如此的热衷。 K.k%Tg[ ~ .W[ 9G\ 好了,言归正转,现在来说说自己刚看的《狗咬狗》这部影片。看完之后,我最大的一个感觉就是,郑保瑞这次的野心着实不小,先不说影片的质量到底怎样,单就其剧情和拍摄手法来说,本片可以说是以往《暗花》、《杀破狼》等港式黑色警匪片的一次大拼盘,将它们所具有的基本元素一一囊括,而后再从拍摄手法上来一个“日式暴力”的升级。因此,《狗咬狗》对我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我们在影片中可以看到草菅人命的匪徒,可以看到为求破案不择手段不惜伤害无辜第三者的警察,可以看到警察和匪徒都在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苦苦的挣扎;陌生的是,影片的色调更加黑暗阴郁,镜头更加晃动粗糙,暴力更加血腥刺目。从这层意思上来看,《狗咬狗》是一部颇具日式CULT风格的黑色警匪片。 1n+C'P" }GV5':W@WG 影片的剧情乍看似乎觉得十分凌乱,其实回过头仔细想想,剧情的主线还是还是非常清晰的:鹏是一个从小被训练而成的冷血杀手,一直过着狗一样的非人生活,在香港执行完杀人任务后被一个警察小队追捕,警员阿伟就是其中一员,在追捕过程中,伟的同事全部被鹏杀掉,无穷的仇恨把伟变成了一只复仇的恶狗,他一路追寻到鹏的家乡,最后,伟和鹏不得不进行一场“狗咬狗”式的残酷的生死搏杀……这样简单的线索,之所以会让观众产生剧情凌乱的感觉,主要原因在于郑保瑞的想法太多,他想借助影片表达的东西太多了,一味追求“全”的同时对影片的掌控又力不从心,从而导致了影片全局失控的局面,完全不似《暗花》、《PTU》、《杀破狼》等片的一气呵成。 X
w
vH oWg"f* 但郑保瑞围绕“生存”这一主题所作的努力是显而易见的,也是颇有成效的。片中的所有人物,警察、杀手、线人包括垃圾场里的智障女子,都处在生与死的边缘,他们都在为各自的生存苦苦挣扎着。为了更加突出生存的主题,影片着重描述了警员伟的内心挣扎和杀手鹏与智障女子的患难相爱这两处情节。伟的父亲是一名与黑道相互勾结的警察,对于伟来说,他一方面笼罩在父亲那句“要生存,就得这样”的阴影下,另一方面又受同事那句“我们是警察,不能犯错”的制约,这使得从小立志当一名好好警察的伟内心充满矛盾挣扎,性格也变的偏执暴戾,动不动就对同事恶语相向,动不动就对线人拳脚相加,生存的压力使得伟经常处在精神崩溃的边缘,最后当他看到自己的同事全部惨死,伟终于变成了一只疯狂的恶狗。 |KF_h^ kX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