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廣東省委書記汪洋上任後提出「新一輪思想大解放」,曾任廣州市長7年的黎子流,接受本報專訪時自謙地說﹕「我們這一代落後了」。實際上,這位76歲老人的思想,比不少年輕官員都要開明。在接受本報專訪時,他說,「香港電視當年幫助我們接受先進事物,也是推動思想解放。」
8.^U6xA [w/t 「政改步伐太小」
P~<9
3 _HK&KY 來自廣東順德的黎子流,親歷了1992年鄧小平南巡推動進一步改革的重要一幕。1990年至1996年間,黎子流共任廣州市市長7年,之後繼續擔任廣州市委副書記至1998年完全退休。他認為,解放思想還有一個重要部分是【www.canton8.com不良信息过滤】體制改革,必須推動民主法治。現時的村官直選、擴大差額選舉等,仍嫌「步伐太小」。他說,現時村官直選仍有姓氏宗族、派別相爭,顯示人才不足的弊病,應該培養更多清廉、有領導能力、有實幹精神的官員,才能解放思想,「否則,經濟不能長期穩定快速發展。」
]aRD6F:L a7|&Tbv 封閉意識愈強愈落後
"{k
)nr+7U of`]LU: 黎子流表示,思想解放「一日未達彼岸」都不能停步。當年黎子流實行改革開放,其中重要一環便是對香港開放。他1983年被提拔為江門市委書記,當時民眾在樓頂豎起「魚骨天線」收看香港電視會被視為違規勒令拆除。黎子流剛到江門時,即時撤銷了拆天線的命令,他認為民眾既然想看香港電視,是因為本地的電視節目不好看。他說,香港信息快,尤其是經濟資訊,「封閉意識愈強就愈落後,香港電視當時幫助我們接受先進事物,也是推動思想解放。」
Ak1) QT$1D[
> 黎子流曾任職的順德、江門都是著名僑鄉。改革開放初期,黎子流結識了李嘉誠、李兆基、鄭裕彤等香港富商,吸引到大量投資。但在當時有人認為他這樣是迎合「剝削階級」,幸而得到當時的省委副書記謝非的支持,重申要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才最終「殺出一條血路」。
jq]"6/xxb aX%Zuyny 回顧自己的從政生涯時,黎子流說,自己做了些「算是對百姓有所交代」的事,第一件就是在1991至1992年,即鄧小平南巡前後,建議廣州市從領導開始「解放思想」,虛心向深圳、上海、山東學習。
=Q}mJ
s >>cd3)b 「當時的廣州存在盲目自滿、故步自封、守舊停頓的問題」。黎子流說﹕「廣州『三來一補』不如東莞、金融業不如上海、山東的高速公路發展又是全國第一。」再加上政府的機關作風,令「南大門」的活力落後於周邊珠三角地區,「廣州放下架子之日,就是羊城騰飛之時。」
%MJ7u} &-:yn&f7 須以世界眼光衡量自己的工作
\i+h P1mz (3h*sd5ly 對於汪洋提出的「新一輪思想大解放」,黎子流稱此「非常必要」,因為廣東又陷入新的滿足感之中,「目前的障礙之一,是缺乏以世界眼光衡量自己的工作。」
hyKg=Foq #<PdZl R 「得唔得,唔得就返順德」
3R*@m aTm.10{^ 黎子流以爽朗、實幹聞名,「得唔得,唔得就返順德」是他的名言之一,這句名言的背後原來有一段故事。
f5% & ewG21 q$ 當時廣州電力不足,居民飽受停電之苦,黎子流想出5個方法,一是以有限的外匯購買香港電力,二是投資建設珠江電廠,三是令供電局查修全市線路防止漏電、提高效率,四是允許中小型柴油機發電,五是令用電量大的工廠暫停生產。並立下軍令狀,「一年之內,如果這5個方法都不能解決廣州用電,不用人大開會罷免我,我自己走」,才有了「唔得返順德」一言。結果上述5招果然奏效,成功緩解了廣州缺電之苦。
h /QP=Zd SU'9+=_$ 三農問題靠現代化解決
]M(f^ }?J5!X 近期通貨膨脹,當大家都在抱怨食品價格上漲之時,黎子流卻說「貴得好!」農家出身的他認為,國家對農業重視不足,現時價格上漲,有利於大家意識到養豬耕田的重要。退休之後,他在順德辦了一個農場,想以親身經驗為現代農業找出路。「我的養豬場是賺錢的,但並不是因為豬肉貴才賺錢。」
#6jwCEo=V [email protected] 豬場每年約20萬頭豬出欄,出產的「穗康」牌豬肉達到歐盟標準,部分供應香港。黎子流認為,農民靠外出打工增加收入只是治標不治本,「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方法是在經濟發達的地方實現農業現代化。」
-l@W)?$ j~H`*R=ld# 黎子流簡歷
`_A?
a_[* J_|}Xd)~t6 出生﹕1932年1月
GKhwn&qCKb 籍貫﹕廣東順德
\,gZNe&Vv 簡歷﹕生於農民家庭,只在學校讀過兩年書。
}.cmiC 1953年︰加入***,曾任勒流公社黨委書記。
Oc9>F\]_m 1974年︰任順德縣委副書記、書記。
bDS1'Ce 1983年︰調任江門市委書記,推動興建連接江門至中山的外海大橋。
^(JHRH~=h 1990年︰被任命為廣州市代市長、市長,推動興建連接廣州地鐵等大型建設。黎子流作風親民,因此有「平民市長」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