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M@)1 ^s6~*n<fH 胡新军捧着一把蝇蛆。
-KGJr ExO#V9DaW 苍蝇,在人们的观念里是种肮脏而烦人的昆虫。然而,在昆虫学专家看来,每一只苍蝇,都是一座“蛋白质宝库”。29岁的中山大学昆虫研究所博士胡新军,带着2名研究生师弟,用个人筹集的200万元资金在番禺区大岗镇高沙村承包了3亩农地,专门养殖苍蝇。两个月下来,日产1吨蝇蛆和4吨优质有机肥料。以苍蝇为核心的循环经济链,给他们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胡新军说:“我们的苍蝇,总有一天会飞进证券交易所。”
UmVn: a N9/k`ZGC
笼子里关满了苍蝇
QIkFX.^ nN{DO:_o 记者在苍蝇狂轰滥炸般的“嗡嗡”声中见到了胡新军,他个子不高,但手脚敏捷,很精干。这“嗡嗡”声,是千万只苍蝇齐鸣发出的“合唱”,一个个高密度的黑网里,飞满了苍蝇!在一旁的长沟里,密布的白色蛆虫扭动着自己的软腰,场面甚为壮观。
pqO3(
2F9 ,5c7jZ5H 胡新军是中山大学昆虫研究所资源昆虫学专业的二年级博士生,与别的“老学究”不同,从本科到博士,他一直都在赚钱。
ZvF#J_%gE5 RDbNC v# 胡新军告诉记者,作为在校生,他把实验室搬到了农田:“导师很支持我,算是产学研相结合吧。”胡新军似乎具有赚钱的天赋:本科阶段,他在学校里办起了一家面包店,收入颇丰;研究生刚入学,他便敏锐地发现新生宿舍楼没有装窗帘和镜子,通过“倒卖”这两样家居用品,他小赚了一笔。考上博士以后,胡新军巧妙地开辟了一条科研、赚钱两不误的路子:养苍蝇,把实验室搬到苍蝇养殖场。
QwhO/ ]x
metv|7 胡新军笑称:“昆虫学是个冷门专业,就业难,研究生毕业也就拿3000元的工资。等以后公司做大了,师弟师妹也就多了一个就业选择。”
2@a'n@- KJT N"hF 驯化野生苍蝇成“文明苍蝇”
.vKgiIC: r!!uA1!7 养苍蝇?这让常人无法接受与理解。胡新军指了指关在笼子里的苍蝇对记者说:“我们的提法是‘昆虫资源利用’。我们养的这些苍蝇可不是大家平时看到的家蝇。我们所做的,是克服它的肮脏缺陷,挖掘出它作为资源的用处——高蛋白和抗菌肽等。这些苍蝇,是大头金蝇,它们在被我们选育、驯化前,是野生苍蝇,在树林里生活,吃花蜜,传花粉。”
Vl1.]'p_ Ja3#W
K 据胡新军介绍,如果“苍蝇爷爷”被驯化,那么,“苍蝇孙子”天生便是“文明的苍蝇”,成天赖在笼子里。另外,每只苍蝇在出生时“都跟毛茸茸的小鸡一样干净”,它们平日的主食是人类食用的红糖,所以“这些苍蝇很卫生”。
961&rR}d zRjbEL “无本买卖”:蝇蛆当饲料卖
oqwW !6|_`l>G, 养苍蝇靠什么赚钱?记者了解到,蝇蛆因其高蛋白含量而备受禽类、鱼类养殖户的追捧。目前,养殖户养鱼主要用鱼粉,品质好的鱼粉脱脂后粗蛋白含量约为65%;而大头金蝇蛆脱脂后的粗蛋白含量达到68%~70%。据了解,进口鱼粉占据了中国的水产养殖市场,价格约为7500元/吨。
c:K/0zY zdJPMNHg 由于苍蝇具有超强的繁殖能力,短短两个月下来,苍蝇们的日均蛆产量已经攀升到1吨。蝇蛆目前的市场价约为4元/公斤,胡新军把它们卖给几家大型饲料生产企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养殖场的扭亏为盈。胡新军一脸的兴奋:“那些国外鱼粉生产商根本无法跟我竞争,因为我们养殖蝇蛆,基本不需要成本。”
R WY>`.su z!6_u@^- 原来,蝇蛆的“床垫”是由啤酒渣、麦麸和糠粉混合而成的,这种四天一换的“廉价床垫”,淘汰后可作为高品质的有机化肥使用。胡新军给“蝇蛆床垫”标价800元/吨,明显低于1500~2200元/吨的有机肥市场价。他向记者介绍,这种绿色有机肥深受周边菜农的喜爱,光这部分收入,就可抵消苍蝇的“伙食费”和养殖场20多名工人的工资成本,从而使蝇蛆的销售收入几乎等同于纯利润。
@-)S*+8 ^IiA(?8 TYuP
EVEXZ “我们的苍蝇
ph6/+[: |gA@$1+} 会飞进证券交易所”
9
q?knMt my sX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