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德尔股份6亿元营收“不翼而飞”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zhongweiyaz
级别: 强的不是人

多谢发贴的人[3597]

 德尔股份6亿元营收“不翼而飞”

0
                                         :$6m S[@|  
  《红周刊(博客,微博)》作者 王宗耀 <)$&V*\  
  自2014年6月发布第一版招股说明书后,阜新德尔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尔股份”)近期又发布了更新版招股说明书。《红周刊》记者在对照前后两版招股说明书时发现,最新版招股说明书将此前旧版中披露比较详细的母公司财务报表数据故意删去不予披露,这种做法显然是不符合证监会2014年修订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公司,除提供合并财务报表外,还应提供母公司财务报表”一般规定。而与此同时,记者还发现,新版招股说明书在介绍其员工构成情况时,也有意将员工教育结构情况和员工社保缴纳情况一并删去不予披露,对于很多IPO公司招股说明书中常犯问题的环节,德尔股份本次不予批露的做法非常值得监管层和投资者注意。 niA>afo  
  不过,虽然德尔股份将新版招股说明书删减的“七零八落”,记者依然发现其有多处仍存在重大问题,如该公司数亿元营业收入既没有现金流入也没有形成应收款项、公司高新技术资质存疑等情况,都值得监管层去注意。 V8n z@  
  “消失”的营收 6Y`rQ/F  
  正常情况下,企业的营业收入应该包括两部分,即现金收入部分和应收款项部分,企业的产品销售出去后,一部分货款会以现金形式收回来,而这部分现金会反映在现金流量表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之中,而应收部分则会形成应收账款或应收票据,在企业后续经营活动中陆续收回,除非产生坏账。 ~3& *>H^U  
  据德尔股份财务报表显示,其2014年营业收入高达6.74亿元(不含增值税中的销项税部分),如果合计17%的销项税额,则该额度实际高达7.89亿元,能创造如此高额的营收,可谓业绩不凡。不过,在其现金流量表中所反映的营业收入现金流入情况“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一项2014年却只有4.96亿元。由于该项金额本身还包含预收款等项的现金流入情况,因此这其中所含的营业收入比实际收到的现金应该还要低,这也就是说,该公司2014年至少有2.93亿元新增营业收入并没有以现金的方式收回,而这部分营业收入显然要落账到应收部分,即在具体财务报表中则应该反映在应收账款的增加金额和应收票据的增加金额之中,也就是说这两项增加金额总共应该在2.93亿元左右。但令人不解的是,该公司2014年应收账款的增加金额仅为2000万元,应收票据的增加额也仅为3800万元,即使算上2014年的应收账款坏账计提的529.7万元,其新增的应收部分款项和应收账款坏账计提金额总共也仅有6300余万,核算下来,有近2.3亿元的营业收入去向不明。 'XJqh|G  
  当然,这种奇怪现象并非只出现在2014年,公司2013年和2012年的营业收入同样存在“不翼而飞”的情况。如2013年其含税营业收入金额高达7.16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4.69亿元,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的新增额度共500余万元,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也仅仅400余万元,照此计算,总共约有2.38亿元的营业收入既没有收到现金也没有形成应收款项,去向不明了。同样,2012年也存在近2亿元的营业收入下落不明。总体来看,仅报告期内,德尔股份就有高达6亿多元的营业收入无故消失了。对于这“凭空消失”且相当于德尔股份一年营业总收入的6亿多元,记者怀疑如此巨额的营业收入既没有现金流入,也没形成应收款项,最有可能的是该企业“无中生有”虚增了收入。 @.&KRAZ  
  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存疑 8n/8uRIR  
  德尔股份在招股书中表示,2010年6月28日,公司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编号:GR201021000034),有效期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2013年6月,发行人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复审,取得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编号:GF201321000029),适用高新技术企业15%的企业所得税率,有效期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 C/?x`2'  
  依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相关条件,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注: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3AcS$.G  
  而德尔股份在新版招股书中介绍员工情况时,却奇怪将员工教育结构情况给删除了,这是为什么呢?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其员工教育水平是否能够达到高新技术企业资质的要求。 ~4+ICC bH  
  同时,依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相关条件,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的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0000万元的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不低于4%;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0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不低于3%。依据德尔股份公布的营业收入来看,其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必须在3%以上,才能满足这项条件。该公司在介绍管理费用时,虽给出了详细的研发费用数据,但考虑到新版招股书中并未披露母公司的财务报表,于是记者以旧版招股书中母公司2013年和2012年的营业收入作为依据进行核算。经过对比后记者发现,德尔股份2012年和2013年研发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仅分别为1.29%和2.09%,根本达不到3%的红线,显然不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那么公司的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又是如何获得的呢? 0fGt7 "Q  
  应收账款计提比例过低 2T?8{yO7  
  正常情况下,企业为了防范坏账损失风险,都会制定较为合适的计提比例,这样在短期内,虽然会让利润减少,但是从长期来看,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化解风险,另一方面,当应收账款如期收回后坏账计提部分可以冲回,对企业影响并不大。如果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比例过低,则无形中会将应收账款风险放大。 HvR5-?qQ  
  报告期内,德尔股份每年都有上亿元的应收账款,仅仅6个月以内的应收账款,就分别高达11395.88万元、11196.17万元和12454.90万元。如此高额的应收账款,必然面临较大的应收账款回收风险,因此德尔股份应该以合适的比例进行应收账款的坏账计提。而现实情况是,该公司竟然以低于同行业水平的计提比例进行了坏账计提。 cG"wj$'w  
  记者查阅了德尔股份在招股书中用来做同行业对比的几家上市公司的年报,发现双林股份(300100)、鸿特精密(300176)、美晨科技(300237)、精锻科技(300258)、云意电气(300304)等公司1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均以5%的比例进行计提,而惟独德尔股份与众不同,将6个月以内的应收账款按照2%的比例进行计提。这样以较低的计提比例计提坏账,则大大地减少了该公司的坏账损失,而这些减少的坏账损失,都会转化为当年的利润,因此仅仅减少坏账计提这一项就为公司利润增色不少,真可谓是“聪明之极”,然而这种为了粉饰业绩而不计风险后果的做法,将使其上市后出现业绩变脸的概率大大增加。 b_&:tE--]  
  (责任编辑:HN025) W(}2R>$  
CwM 1 _3cE  
                                                             来源:和讯网
顶端 Posted: 2015-05-11 15:02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蓝调粤语 » 股金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