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yazi  
级别: 圣人

[1189]

精华:
0
发帖: 2845
威望: 31 点
银纸: 435 蚊
贡献值: 0 点
福气: 0 点
在线时间:294(小时)
注册时间:2006-10-07
最后登录:2022-08-28
|
民族企业频被收购 多数网友抵制“可乐版”汇源
0
北京晚报9月4日报道 对于身为全球最大软饮料制造商的可口可乐来说,想要品尝汇源果汁的甜头也许并非易事。昨天,当可口可乐欲以约179.2亿港元全资收购汇源果汁的消息被公布后,立即在互联网上引起了网民的强烈抵制。 05$C
IS>! THkg,*;: 有人声讨说这是外资巨头的新一轮“空袭”;有人则哀叹又一个民族品牌即将倒掉。很多网民似乎已经形成了思维惯式:每当中国企业介入国际并购,便意味着又一场苦情的悲剧即将上演。 ioz4kG! r
",..{ 事件 8)/d8@ J?LetyDNr] 民族企业频频被收
3hGYNlQ^ AwUc U;"9> 有关民族品牌被并购,一直是近年来经济领域吸引眼球的热点事件。事实上,消费产品品牌已成为中国经济中强劲增长的板块之一,由此长期受到国际巨头们的觊觎。当可口可乐收购汇源的消息传出后,网上热闹异常,一些网友也迅速把多年来民族品牌被收购的重大事件迅速整理出来。 1Sx2c 2w+w'Ag_R 网民拒绝“可乐版”汇源 /*i[MB 2old})CLJ 作为消费者的众多网民对这一收购表达了不满和抵制。网上一项由近7万名网民参与的调查显示,高达82%的网民反对可口可乐收购汇源。一些网民甚至在网上留言称,如果汇源被可口可乐收购,“宁肯喝白开水,也不会喝"可乐版"的汇源果汁。” 5$d>:" > 4*P#3 B'@V “捍卫国货”是网民们反对此次收购案的主要理由。很多人联想起早已消失的“熊猫”洗衣粉、“金鸡”鞋油和“洁银”牙膏以及同样被外资巨头收购的“小护士”、“乐凯”、“大宝”等品牌;被频频提及的还有曾陷入收购危机的“娃哈哈”。超过83%的网民认为,这项收购“涉嫌外资消灭民族支柱企业”。 xN'$Yh
#;z;8q 尽管可口可乐声言会保留原品牌,但这些网民仍然为“汇源”的命运堪忧,担心其难逃被“雪藏”的命运。有网民分析说,在此前的跨国并购中,外资企业往往先是利用民族品牌的渠道资源嫁接其国际品牌,随后利用国际品牌的溢价能力***民族品牌,最终使被收购企业成为外资企业在本地市场的代工工厂。 o7;lR
? mA@FJK_
专家称慎言民族情绪 yX0nyhq F}wy
7s2i 从几年前的“乐凯”胶卷、“小护士”到近年的“大宝”、“苏泊尔”,几乎每一次民族品牌被外资企业收购时,我们都会听到同样的争辩。网民对于汇源收购案的抵触情绪也不过是又一次重演。难道“参与跨国并购”与“捍卫民族品牌”之间存在永远无法调和的矛盾? 8,7^@[bzXx "A6m-xE~ “商业竞争或经济合作是很正常的事情,开放的中国应该有一个开放的心态。”面对网民的激烈议论,北京大学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中心副主任夏业良提醒说,在商业环境中对于民族主义情绪一定要特别谨慎,否则会造成外国企业家对中国商业环境的不信任。 [+
Kjun_ f; w\k7 # 对于网民提出的“***”指责,夏业良认为应当本着“在商言商”的态度来判断:“企业家就是企业家,没有承担道义的责任,只要在国家允许的前提下就可以进行自由交易。”但他也同时表示,至于今后交易的结果是亏是赚,企业家也应当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 DS%~'S i}[cq_wJ 对于此次可口可乐向汇源提出的收购要约,夏业良表示从个人情感上感到惋惜,“毕竟汇源果汁经过几年的成长已经被大家接受,而中国像这样有影响力的品牌又太少。”在他看来,一个真正有理想抱负的企业家,应当有更加长远的发展眼光,培植一个在国人中间值得信赖的民族品牌,而不是将其轻易出售。 x+EkL3{ J;|a)Nw 2008年 kUGOkSP8[ |Bz1u|uc 在可口可乐提出收购汇源之前不到2个月,北京化妆品品牌“大宝”就成为美国强生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 J2adG+= 3:C)1q 2007年 VkdGGY ^m~&2l\N= 年底,德国拜尔斯道夫公司以3.17亿欧元收购湖北日用品企业“丝宝”集团85%的股份; iO+,U} & {7'Wi$^F 7月,欧洲的联合利华公司正式向白猫股份发出收购中华牙膏品牌的意向,此前联合利华已通过品牌租赁的方式对中华牙膏品牌进行管理; n+MWny +fS<YT 2003年 `i`+yh>pc# 4P jC[A* 3月,达能一举收购“乐百氏”92%的股权,成为其最大的股东; B>.x@(}V~ =HMa<"-8 美国吉列公司正式宣布,已控股“南孚”电池; M#nlKj< /s*.:cdH 法国欧莱雅集团宣布收购中国护肤品牌“小护士”; mX 3p d^MRu#] 1996年 :^7>kJ5? O,6Wdw3+-3 沙市日化与德国美洁时公司合资后,双方规定合资公司洗衣粉产量的50%使用“活力28”品牌,但该承诺并未兑现; ysapvQN_6 ja^_Lh9 1994年 !]5}N^X `+z^#3l 宝洁公司以1.4亿元***“熊猫”洗衣粉50年品牌使用权,此后熊猫洗衣粉销售量迅速下降,2000年9月10日,北京日化二厂与宝洁达成协议,提前终止熊猫品牌的使用合同; 5skxixG <Pzy'9 1990年 HS[($ *5IB@^< 上海家化与美国庄臣合资,化妆品“美加净”商标被搁置,直至1994年上海家化出资5亿元收回该品牌商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