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学生返校带土特产卖 学校淘金不误功课
,=y8[(h 8M7pc{ 6x"|,,&MD0
`sJv?
q{RT~,% e(Ub7L# 寝室门口贴着广告
xI^nA2g _`q ei0 天津的大枣、浙江的鱼干、福建的鱼罐头……近日,记者在个别高校发现,开学后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纷纷带来大量本地特产,一时间在校园热销。
zq4)Uab* DK }1T 22岁的小满是天津人,在南岸某大学读大三。返校时,小满托运来几箱家乡大枣,每公斤40元,一公斤尽赚20元。小满说:“这价钱仍比重庆市场上的同品种枣子要便宜。”当晚,小满将广告贴到门口。枣子一路狂销,两天就卖了24公斤。小满说:“赚了近500元,够一个月生活费。
`zMR?F` #(d
/A< o]m56 I>45xVA R4[dh.lf #GA6vJ4^s ”
d> L*2 g If%**o 小满说,去年,做枣子生意的父母寄来10公斤枣,小满分给班上同学,大家品尝过后很喜欢。后来,小满每月都叫父母寄枣到学校,“一些留着自己吃,一些拿来卖。”大半年,小满卖枣赚了4000多元,“也就是一年的学费。”小满得意地说。
H&=3rkX Dv-ubki 小满还发动同学一起“致富”。放假时,小满建议室友将家乡特产拿到学校“交换”。于是就有了天津的大枣、浙江的鱼干、福建的鱼罐头。“福建同学的鱼罐头早就卖完了,挣了300元!”
C_
(s )GF>]|CG “我觉得和其他打工、兼职推销的同学一样,都是自己劳动。”小满和同学认为,他们卖家乡特产,没有影响学习,反到增加了社会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