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h`@ qmu) 7p}G!]
` 高考总分32分,自称想以此反对应试教育
zx\N^R;Jq N}\Da:_ 4ei
.- 贵州印江高三学生李坚在今年的高考中,做了件出格的事——绞尽脑汁争取门门考零分。按照他的说法,是想以此方式反对现行教育制度。最终,他仅语文得了12分,加上20分的民族分(他是苗族),总分32分。
]>@;
2%YvY YgaJ*%\ 之后,李坚一直处于舆论漩涡。而今,他却改变了不继续上学的打算,昨日致电本报,希望能来重庆念一所正规大学。
[~)i<V|qJ D
%LM"p 高考作文题目
w
<]7:/ uK]@!gz 《作文与嫖妓》
GK}?*Lfs 4 'rWy~`
V 李坚,男,20岁,出生在贵州印江一个普通农家。
fmie,[ I=hgfo 算上今年,李坚经历了两次高考。2007年,在贵州印江民族中学就读的李坚因英语考试发挥失常,差24分上本科线,在贵州印江县二中复读。正是那段日子,他有了新目标。
;?;D(%L @u/<^j3Q 要想不交白卷得零分,李坚的做法是:有把握做对的,就选错误答案;没有把握的,就不做。李坚还以《作文与嫖妓》为题提交了自己的高考作文。他在文中反对当前学生作文大量套话题、套材料,建议“作文,根植于生活之花,方能结出美好之果”。
bl\44VK2' 8aG
Z% UI 最终,李坚的文化成绩只有12分(仅语文得分),李坚估计都是作文得的分。
vnz.81OR u*Oz1~ 老师评价李坚
'2]u{rr~+ p)tac*US 写作有特长
c}mJ6Pt &+`l
$h 任李坚补习班班主任的张延波对李坚的印象是“平时成绩还可以,写作方面有特长”。
^iubqtT] oKt<s+r 理科生李坚对语文的兴趣,初中就初露苗头。他在全国各类刊物上发表过百余篇作品。2007年印江建县20周年,这个喜欢《古文观止》的男孩,用文言文写下洋洋洒洒一篇《印江赋》,发表在当地一家市级日报上。
)F? 57eh P0Na<)\'Y! 而李坚高考的做法,事先连母亲都没打招呼。他只给远在北京打工的父亲和妹妹透了点口风。李坚说,分数出来后,多亏妹妹给妈妈做思想工作,母亲才勉强接受了现状。
#`GW7(M
-/ 自诩“零分状元”
3HbHl?-UNU 5HG 7M&_ 成网络红人
|f8by\Q86= |]A{8BBC 李坚的高考作文传到网上后,迅速被天涯、人民网和猫扑等数百家网站转载。今年7月,李坚开博客,自称“零分状元”,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解释宣传,更是引来议论一片。
8<P $E! _DC/`_' 8月中旬,李坚被中国母亲教育网邀请到北京做网上交流。一些网友称他为“天才”,认为他“文笔还不错”,“很有个性”,更多人则将“疯子”、“反叛者”等加在他头上。
(Wq9YDD@ /_,~dt 现实生活中,李坚承受了不小压力。初中毕业时,李坚曾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印江唯一一所省重点高中的重点班。乡亲们都认为李坚一定能考上大学,结果却令人失望。高考后,李坚独自一人背起行囊,带上积攒的稿费出门旅游,昨日才返回贵州。
QC <(rx U`6QD}c"s 心愿有所变化
i*_KHK *U54x
/w| 垂青重庆高校
B<1*p,z A&9l|b-" 昨日,李坚说:“经过这段时间的思考,我要继续上大学,那样对大学才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中国教育主要是大学教育才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他说,改变想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很大程度上是为完成父母的心愿。
g) v"nNS X3L9j( 李坚说,他最希望到重庆找一所正规大学就读。“我比较喜欢重庆,长江的浩瀚给我生命中增添了一种激动的因素,同时,变幻的潮汐和生活很相似,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运动,还有重庆的发达和文化底蕴……”李坚滔滔不绝,选择重庆还有一个原因:重庆离家近,可以说方言,感觉亲切。
(%#d._j>fZ o
9wg<LP 据李坚说,我市已有个别民办学校向他发出邀请,不过,均被拒绝。
@+1E|4L1vf 9 b]U&A$ 专家看法
F:pXdU-xf T|.Q81.NE 零分对抗考试 只能是一场秀
gn%#2:=pVu phXVuQ 重庆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孙元明认为,近年来,随着社会各层面对应试教育和高考的深入探讨,对于其存在的弊病认识,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尽管高考并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在目前没有一个更好更公平的选拔制度的前提下,它仍不失为一个相对公平的选拔制度。
?qO,=ms>- hQL9 Zl~ 孙元明说,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学生而言,采取如此极端做法,无法改变现状。“考零分对抗应试教育,就变成一场作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