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7月4日报道 在广州市,平均每月的养车费用为2000多元,高过美国;今年汽车市场预计全年车价降幅可能略大于5%……昨天,广州市社科院发布了《2008中国广州汽车产业发展报告》。
-;-"i J0 ljON_* 广州市社科院发布了《2008中国广州汽车产业发展报告》显示,在广州用车成本越来越高。“在广州市平均每月的养车费用为2000多元。从全国来看,广州属于养车费用较高的城市,甚至在广州的养车费用比发达国家还高。”
='>UKy[= R!qrb26k 曾在美国生活开车的广州市社科院副院长朱名宏告诉记者,在美国养车费用都低于广州,支出基本只来自于油费和停车费,油费1999年是1.79美元/美加仑(1美加仑=3.785升),现在是4.76美元/美加仑,停车费也很便宜,“没什么年审费,只是牌照后面要贴一个小东西,27美元。”
EQ$9IaY. LS$82UB& 《报告》认为,用车成本越来越高是未来制约家庭汽车消费的重要因素。此外,油价总体上涨和用油持续紧张,汽车消费权益保护体系不完善,用车者投诉较多,汽车保险理赔效率低,也使得汽车消费环境日趋严峻。
!l^AKn| y]9UFL" 另外,《报告》预计,2008年,汽车市场受供给大于需求及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价格仍将呈稳中下降趋势,预计全年车价降幅可能略大于5%。
c`; LF'! Zw{tuO7}K 车主档案:
w5jZI|
0z#k
V}wE 养车每月至少要2000元
9-6_:N> db~ :5#* (李先生,家住海珠区,爱车为本田红色思域Civic)
1U7HS2
J,Ap9HJt 加油费:一般两周加油一次,一次50升300元,一月600元,这还是周末不出去玩的情况;
~Xw?>& e6'O,\ 停车费:小区停车费500元每月,在其他地方的停车费每次10元到20元不等,一月也至少400元,加起来900块;过路费:500元,还有不定期收到的罚单,每年的年审费、路桥费、保险费,算下来2000元根本打不住。
aB'@8[]z (=/;rJ`q “现在油价贵了,养车更贵了,我用的油以前是一升5.37元,现在是6.25元,涨了快1元,每月的油钱无形中就要增加几百元,听说停车费又要涨,我现在是尽量少开车了,能不开车去的地方就不开车。”
b{Ss+F ii9/ UtIQ 袁女士,管理人员
qQvb;jO
A,)ELVk1F vDvGT<d 家住广州大道南汇美南苑
)&Bv\Tfjt E%B Gf}h 开马自达M62.0L
SqB|(~S D0i30p` “以前养车每个月大概2000元,现在要3000元/月,汽油和保险占主要部分,其次是停车费。现在停车费比以前要贵一倍。”
H/Q)z
DP X+8p2xSO| 郑先生,IT行业
o hlVc%a
$(=1A>40 ]H2
aYi$ 家住广州大道北云景花园
N
kI: Ghc0{M< 开丰田睿智2.5L
T%/w^27E |9eY
R “每月养车费用为2000~3000元/月,汽油和过路费占主要部分,其次是车辆保养费和停车费。因为油价上涨,我尽量少开车,多坐地铁。”
2A+,. S_!x ^ni_%`Ag 停车难 简化程序,加快立体停车场建设
4N j?UDa )7J>:9h 《报告》显示,广州市停车场供需缺口大,停车位的需求总量超过80万个,而全市的各种停车车位只有约40多万个,目前广州每年新增停车位5万个,每年上牌新车超过15万辆;仅从一年新上牌的汽车来看,3年新增的停车位才抵得过广州车辆一年增加的速度。
{[*_HAy7 jF9CTL< 专家建议加快立体停车场的建设。老八区的停车泊位总数中,机械立体停车泊位不到1%,与台湾台北市机械立体停车泊位已占95%左右相比,相去甚远。广州前几年兴建的商品房小区规划的车位非常少,一般小区车位和户数比是1∶5,有的没车库。立体停车场建设速度慢的原因之一是“审批手续与建设商品房一样繁杂,开发商为建一个立体停车场,仅办理各种手续就要2年。
p04+"
"cM5= ; 专家建议简化程序,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政府要研究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在用地政策、审批制度、征地拆迁、价格机制等方面为社会资本的进入扫除障碍。
)xy6R]_b |vzWSm 维修黑 建信用联盟,制定员工信用档案
wP"|$HN p ]=;t" 《报告》认为,汽车修理是导致行业混乱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普通车主几乎都在汽修厂吃过“哑巴亏”,只要将车开进汽修厂,车主就会觉得一头雾水,有时被“宰”了还要对师傅表示谢意。有相当一部分黑心的汽修厂专门买进假冒伪劣配件,再以原厂配件价格卖给车主,对于汽修厂来说,既赚取了暴利空间,又加快返修率。
w}q"y+=Z: \
6a
最可怕的还是废品翻新,给汽车后市场造成极恶劣的影响,也让车主质疑政府不作为。每年的交通事故,有相当部分是劣质配件所导致的。
9YhsJ~"Q [hbp#I~*[ 专家建议建立信用联盟,专门制定出员工信用档案管理模式,记录员工的身份证信息、学习经历和工作经历等信息,注明违反需承担联盟的公开投诉和永久曝光等责任,对其无论是以后就业还是做老板,都会产生震慑作用。(信息时报) 记者:蒋隽 付修刚 陆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