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部受重伤的45岁矿工刘洪坤被抬上救护车时露出了开心的笑。 新华社记者 苑坚 摄
F6Z l#eL
MzYTEe&-L b")&"o)G2W 京华时报6月2日报道 震后受伤,被困深山20天,可以说一次次与死神擦肩;各方搜救,不懈努力4整天,终使他们生还。
Fgxh?Wd9 ~|@ aV:k 昨天10时9分,香港特区政府飞行服务队编号为B-BHRM的直升机降落民航广汉飞行学院机场。机上4名空降兵将两名重伤者背出机舱,急速送上了救护车。
wcP0PfY z~+_sTu 51岁的米成福和45岁的刘洪坤,四川绵竹川龙有限责任公司的两名矿工,在生还者名册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成为目前已知震后存活时间最长的受伤被困者。
O:Bfbna qrO]t\ 一句口信两名矿工可能活着
BIDmZU9tL WaF<qhu* “我们留下了一些大米和半桶水,他们或许能挺到现在。”
-vwkvNn8 U*,8,C 震后塌陷的工棚,余震滚落的石头,黑夜带来的寒冷……5月12日下午2时28分令人痛心的一震,使在半山腰高处作业的磷矿工人米成福和刘洪坤身受重伤,并从此面对孤立无援的境地。
Y'S xehx #*#4vMk< 生的幸运并没有远离他们。5月28日,位于四川广汉市的民航直升机抗震救灾指挥部从被营救者口中得知,有两名重伤矿工被困在绵竹市清平乡的深山里,可能还活着。“我们是14日分的手,他们受伤翻不了山。我们留下了一些大米和半桶水,他们或许能挺到现在。”一名提供线索的被营救者说。
7J./SBhB q%
)Y 生命发现艰苦搜寻找到矿工
/L'm@8 V=k!&xN~ “靠近工棚时,我们边走边喊‘有人吗’,后来隐约听到上面有一点敲击的声音。”
JT&CJ&#[h xZPSoxu “我们的工作就是救人,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把他们找到。”民航直升机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吕尔学说。根据这样一句内容不清的“口信”,指挥部派出的直升机克服了能见度差、山势险峻、高压线太多等种种不利因素,进行了两天的艰苦搜寻,直到5月30日才找到了这两名矿工被困的大致位置。
_ZIaEJjH/ %m!o#y(hD` 仅图上发现还不能精确救援。5月31日,搜寻工作进入了关键时刻。当日上午9时20分,一架载有4名空降兵和2名部队人员的直升机飞向了矿工被困位置,进行落地搜寻。两名机长是香港特区政府飞行服务队的冯宝贤和胡伟雄,由于语言问题,交通运输部救捞局的飞行员金浩负责机长与塔台、指挥部的协调交流。
r0l ud&_9 b|n%l5
1 年仅25岁的金浩是第一次参加这种类型的营救。他描述说:“那里是一片非常陡峭的峡谷,左边的山很陡,而且有树木,右边的山则全是石头。我们进行搜寻时很危险,因为不仅要躲避左边的树木,还要特别留心右边的滚石。为了寻找能够把空降兵索降下去的地点,我们至少花了20多分钟。”
IB
/.i( $&nF1HBI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