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my仔![在线时间:222小时
在线等级:6级
升级剩余时间:48小时](image/Lvonline/moon.gif) ![在线时间:222小时
在线等级:6级
升级剩余时间:48小时](image/Lvonline/star.gif)
盖锅头
级别: 普通人
![](image/wind/level/9.gif)
[282]
![发送短消息](image/wind/read/message.gif)
精华:
0
发帖: 859
威望: 6 点
银纸: 4370 蚊
贡献值: 1 点
福气: 0 点
: 大懶堂
在线时间:222(小时)
注册时间:2007-11-21
最后登录:2010-02-23
|
“御宅族” 青少年呆家里足不出户 - LU网 - -- 社会的糜烂化
0
越来越多青少年选择呆在家里足不出户,专家认为这一现象应该引起关注 i/x |c!E uL`#@nI ■御宅个案 d_yvG.#C +'<PW+U$ 18岁少年的御宅生活 G%
tlV&In .Vbd-jr'M 要跟18岁的男生杨明(化名)约会,是件不大可能的事情。家住海珠区革新路的杨明,放学后只喜欢回家,在自己屋子里上网看动漫、看书或者听听音乐。他除了知道从家到学校的公车路线外,周围还有什么小区、超市等他一律“不清楚”。他通常不接手机,“可能有时欠费了,同学打不进吧。”最近,他更是一个多星期没看过电视,“不知道世界发生什么事情”。杨明两点一线的生活,被同学们称为“宅男一族”。 bC
`<A R^l0Bu]X 身高1.73米的杨明,剃着小平头,戴着一副绿色的眼镜,笑起来时含蓄地露出钢牙套。“不好意思吖,这是什么意思啫……”广州仔杨明说话带着浓浓的动漫腔,他的话题也离不开动漫,“我认识的一个宅男(同学),在日本买的40多本动漫书花了一万多元”。 $oBs%.Jp 杨明从网上认识了不少“宅一族”。“哗啦”就是其中一位,“哗啦”的女朋友是“宅女”,不过他们近四个月都没有见过面,“什么事情都在家里上网聊”。 !9;m~T7. &Hb%Q! ^Kb “只是呆在自己屋子里时间比较多吧。”这是杨明认为自己与普通人最大的区别。前段时间放寒假,杨明睡醒后就只开机上网,除了上厕所外,他不会走出房门。“早、中饭都不吃,一天只等到爸妈晚上回来时才一起吃饭。”曾经有一次,他从早呆在屋里上网直到第二天清晨。结果,他的父母给他限定上网时间。如果时间一到,杨明还不下网,他会被请出有电脑的房间,“房门要上锁”。 GY%9V5GB NfV|c~?d “放学后只想回家”,杨明也看不惯同学们会三三两两约去网吧打机,“网吧人杂,又有烟味”。“我也不喜欢交女朋友喇,影响学习嘛!”最近一次杨明足不出户的纪录是3天。 6e-ME3!<l =!'9TS 在广州,像杨明这样爱躲在家里的青少年越来越多,他们把自己叫做“御宅族”。平日里,他们能不出门就不出门,在屋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上网看动漫、玩游戏,或者爱好收集物品。据杨明介绍,他成为宅男是因为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美术设计”很执著,喜欢上网不停地搜集各种动漫的信息,让他有更多的素材、灵感。另外,他属于性格内向的人。 ys9:";X;} 0cS$S Mn{ “御宅族”们有共同的爱好,他们崇拜日本的动漫、电玩。像杨明,他呆在家里上网时,会忘记时间、事情,但他却能准确地说出近期动漫的情况,看过的上百本动漫书里的每个情节、台词他都清晰记得。有些“御宅族”还会自学日语,看日文动漫书,并模仿书中人物言行举止。 7;EDU rl|'.~mc 动漫网络成为“宅”理由 Hr?lRaV FK^xZ?G “我中招了!”在广州一职业中学里读书的“爱喇”说。在刚刚过去的寒假里,“爱喇”只喜欢在家里看动漫,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宅女。 yB UQ!4e /wJ#-DZ 不好动的“爱喇”本来认为假期只要有动漫看,“即使一人也不会觉得闷”。所以“爱喇”在家里争取时间,把能看的动漫看完。等到寒假一过,“爱喇”才想起自己有十多天都没有出过门了。 //63|;EEkl
d$$5&a “爱喇”说,开学后她必须暂告“宅女”一段时间。为了修心养性,她索性把QQ的签名改为“开学啦”,提醒自己少看些动漫。 v"k ?e 5#.m
'a) “像‘爱喇’这种现象是属于半宅”。国内第一家“宅男宅女”论坛的站长王璠认为,“现在,不少学生喜欢躲在家里看动漫、玩游戏,这成为了他们依恋在家的理由。” \s)MNs 9JA@m 25岁的王璠以前也曾经封闭自己,沉迷于网络。努力“脱宅”后,他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现在王璠致力于帮“宅男宅女”们“脱宅”,因此他建起国内第一个“宅男宅女”论坛,希望他们都能更好地上网交流。这个论坛于2007年12月份上线,至今注册的会员约有3000人。来过他的论坛的,有宅一族、学生、自由职业者,也有住家的师奶。 6>]_H(z7 6Z_V,LD9L 在王璠的论坛上,专门设置了动漫、游戏的专区,为的是能够吸引到“御宅族”的关注。然后设置“爱宅”区等,让“宅男宅女”们能够同类相投,互相帮助与爱护。“论坛提供一个平台,让大家交流脱宅的方法,然后线下我组织他们活动,帮助他们脱宅。” ~B;}jI]d[ v@\S$qU2 香港约有万名隐蔽青年 Hu|Tj<S AU9C#;JD 广州到底有多少“御宅族”?这个数据很难统计。中山大学社会工作教育与研究中心副主任胡良喜介绍,在香港,像杨明这样的青少年也被称为隐蔽青年。以三个月作为观察期,最严重的是完全隐蔽的,自己躲在房间里,跟父母也不说话,只是会走出屋子来吃饭。第二种是基本能与父母有些沟通,第三种就是与社会基本接触,比如学生上完学立刻回家。四年多前香港有机构走进学校做调查,发现当地约有7000多名隐蔽青年,“现在我估计有近万名”。 o +$v0vg%T NY.Cr.} 赵广军志愿服务队心理咨询师陈丽茹曾对日本的御宅文化做过了解。她认为,御宅文化可以在中国播散,是青少年把对现实的失望寄托于虚幻世界。“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一代是中国最早的一代独生子女,是被家里宠爱的孩子,”一旦独立面对社会,却发现一切都不如自己的想象,过去理所当然的生活方式一旦脱离家庭便瓦解得荡然无存。他们的内心是失望的,也是迷茫的,被宠大的他们与日本御宅族一样也具有强烈的自恋倾向,所以他们会痴迷于一种事物,其实寄托的是对自己极度的迷恋。 MLd;UHU |4@cX<d. hz:7W8 wpZ"B+oK! ■专家说法 Ch"wp/[
UT3Fi@
御宅族背后有个御宅家庭 kkl'D!z2g mF
1f( 像杨明这样,“父母可能会觉得他呆在家里最好,最安全,”胡良喜副主任认为,“一个隐蔽的青年后面一定有一个隐蔽的家庭。”有些家长对于小孩的成长过分保护,“担心他们出来不安全了,交到不好的朋友”,这样提供给了青少年隐蔽的空间。比如他们每天在房间里上网,不出门时家长会按时给他们送饭。 rUKg<]&@ q1rj!7 事实上,对于杨明的生活状态,杨明的父亲感觉很无奈:“小孩长大了,我们上完班回来还有其他的事情忙,也没办法整天盯着他。”杨明的父母告诉记者,虽然对杨明的状态很担心,明显感觉到这孩子越来越不喜欢出门,但作为父母,他们也不明白小孩是从哪里学的“宅文化”,御宅族的含义是什么他们更不清楚,“感觉这是个很新潮的东西”。“如果他喜欢呆在屋里上网,我们只好规定他要先完成作业。其他的我们也不知道怎样才能让他变得更活跃些。”杨明父亲说。或许对于他们来说,孩子没有整天去网吧打游戏,而是喜欢呆在家里,多少是种安慰。 `3\aX|4@ T_*inPf 在“御宅族”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待业青年。他们或许无法升学,或许学历低毕业后找不到工作。面临找工要高学历甚至对容貌身高都有要求时,他们的社交能力比较低,一旦感到就业遭排挤时,“宁可选择呆在家里”。 [<XYU,{R 'l'3&.{Yfk “御宅族”会否往SOHO一族发展?“不能确定,”胡良喜认为,“SOHO一族多是成功的,他们的起步就有一定能力”,“宅男宅女”们要成为SOHO,不是呆在家里就行,“这要承担风险,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A+l(ew5Lw$ RG'iWA,9m` 不过,胡良喜认为,做“御宅族”也不是不好,“从他们的角度上来看,当他们躲在自己的世界里时,这种生活变得没有压力,可以做个自我的人,不用想以后如果继续呆在家里是否对自己有伤害。” 1o&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