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139万宝马车路边自燃 司机被烧成八级伤残
0
都市快报2月29日报道 一辆顶级宝马在行驶短短几个月后,就发生自燃,开车的公司老总也被烧成八级伤残。 KW3+luI6 2@j";+ 之后的四年里,两次鉴定,两次审判。一审车主方面败诉,最近,省高院作出终审判决:德国宝马公司赔偿180万元。 Tny>D0Z# JK_OZ 当赔款终于到位之后,温州一家鞋业公司才觉得,可以向外界说一说他们与宝马之间长达四年的纷争。 aoW6U{\
ZI>km?w 价值139万的宝马自燃 n~IVNB* WgQBGch,! 四十多岁的郭先生是温州某鞋业公司老总,2002年底他买了一辆宝马745Li型,139万元的车价加上购置税等一共花了153万元。这款车为当时国内最顶级的宝马车系。 V
A^l+Z,d qOhO qV 2003年6月7日晚,郭先生应酬回来,驾驶到半路时觉得有点累,就靠边停车,把驾驶座椅放倒躺下休息。大约一小时后,有人看到宝马车前端着火,一个四肢带着火苗的男子从车里奋力挣扎出来,然后摔倒在地。 $4=f+ "z DvXHK 尽管消防随即赶来,但是宝马被烧得几近报废,挣扎而出的郭先生四肢大面积烧伤,后来被鉴定为八级伤残。 >!6JKL~= J>vMo@ 宝马自燃距离购入才没几个月,而且行使的里程数也少得可怜。 kSncZ0K{ j Ch=@<9 告宝马的官司耗费了很多 5z$,6T :Ixx<9c. 打了四年官司,也意味着四年折磨。这种折磨,不仅仅是身体上:植皮后的皮肤没有毛孔,没法排汗,走路稍微时间长一点,就很痛苦。更多的折磨,来自精神层面。 5`+5{p oA-:zz>wL 先是宝马公司花了半年做出了一份事故鉴定,在一连串专业解释之后意思是郭先生有不正当操作(这一点使郭先生在一审中败诉);郭不满意鉴定,找到了当时浙江省惟一具有机动车鉴定资格的方圆司法鉴定事务所,鉴定结果是有“质量缺陷”;但是,该鉴定结果被宝马公司指责为“对宝马车缺少了解,在读取故障码时顺序错误,导致鉴定结果错误”。 vG41C k1 aBuoHdg; 一审判决郭先生方面败诉。 p<Z3tD;Z )u:Q)
%$t 终审判决里的话听起来很人性 F=a+z/xKT g=@_Z" 其实,事故起因大家能达成共识的部分是:事故车发动机左侧气门室盖上的压力控制阀失效,导致机油泄露。 tfO#vw,@ +C]&2zc. 如果在高速行驶的状态下,机油只是外泄,而当时郭先生把车停了下来,但空调继续运转,使得机油积攒了下来,依旧高速运转的发动机过热引发自燃。 <[ Xw)/# S56]?M|[ 二审法院省高院认为,宝马公司提出来的“任何车辆都不是为了在停车状态下发动机较长时间高速运转设计的”有一定道理,但是,保证消费者人身安全是产品的一个最为严格的责任原则。“价值高达139万元的高档轿车在静止状态下不能保证司乘人员人身、财产安全,只能说明车辆本身存在缺陷。” ~`MS~,, k"UO c= 这样做是“用合理的方式讲道理” NPnHH:\; &]6)LFm 郭先生能坚持到二审这一步,在名车纠纷中很少见。因为这类纠纷在事发后双方会通过协商解决,哪怕打官司,也是走上法庭后再度选择调解,而非判决。象郭先生这样一审败诉,再上诉更是少之又少。 hf6f.Z Kb;dKQ 其实,不算精力,这几年在这起宝马纠纷中,郭先生自身治疗和打官司的费用已经超过最后拿到的180万的赔偿额。 Y$>-%KcKeI }GwVKAjP 但他在接到一审败诉的判决书后,依然果断地表示上诉。 3Hi+Z}8 JAc_kl{4O 同样,义乌还有一个老板历经两年,追求到了一个百万保时捷“退一赔一”的国内罕见结果,并且也是通过一审再审的司法程序。 R[tC^]ai PyC0Q\$% 而在大连发生的一起宝马自燃事件中,车主在与宝马公司交涉屡屡碰壁后选择拉着焚毁的宝马游街,这样的做法浙江两位老板都不认同,他们说要“用合理的方式讲道理”。 (本文来源:杭州网-都市快报 作者:肖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