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2月9日 “一二‧九”運動
djd/QAfSC BU`X_Z1) Cf%
qap# “一二·九”運動是1935年12月9日,在國民黨統治下的故都北平爆發的一場學生愛國運動。當時六七千名大、中學生不顧國民黨的禁令,沖上街頭同使用水龍、警棍的反動軍警搏鬥,向國民黨當局請願,反對“華北自治”,要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以此為起點,一場洶湧澎湃的抗日救亡運動在全國展開了。 “一二·九”運動的爆發不是偶然的。30年代初,由於日本侵略者的步步進逼和國民黨南京政府的一再退讓,中華民族已經到了最危險的關頭。日本帝國主義在鯨吞東三省、建立起傀儡政權偽滿州國後,1933年初又派兵侵佔熱河,直逼平津。南京政府又一次屈膝妥協,於5月31日與日軍簽訂了《塘沽協定》。1935年夏,日本侵略者悍然發動華北事變。日方以天津兩名漢奸報社社長被暗殺和遵化縣長支持抗日義勇軍孫永勤部為藉口,於5月29日向國民黨華北當局提出種種無理要求,並於6月11日送來“覺書”,詳細列出了日本提出的各項要求,提出要北平軍分會委員長何應欽代表蔣介石,日本駐北平武官高橋坦代表日本華 北駐屯軍司令梅津美治郎分別在“覺書”上簽字。在日本武力恫嚇下,蔣介石又一次妥協退讓,何應欽於7月6日復信梅津美治郎,表示對日方提出的各項要求“均 承諾之”。這就是史學家所說的《何梅協定》。貪得無厭的日本侵略者還積極策動“華北自治”運動,妄圖使冀、察、晉、綏、魯五省正式脫離中國版圖,成為第二 個偽滿洲國。 嚴重的民族危機,使北平的學生們感到“華北之大,已經安放不得一張平靜的書桌了!”他們在中國***《八一宣言》的鼓舞下,在地 下黨組織的領導下,掀起了一場波瀾壯闊的愛國運動。12月9日,北平六七千名大中學生衝破反動軍警的層層封鎖,聚集到新華門前,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 義”、“反對華北自治”、“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等口號,向國民黨當局請願。學生們的愛國正義要求被拒絕後,義憤填膺,開始舉行示威遊行。當遊行隊伍走到王府井南口時,反動軍警用大刀、水龍、木棍、皮鞭對付手無寸鐵的青年學生。當天有100多人受傷,30多人被捕。第二天全市學生實行總罷課。一場震驚中外、 名垂青史的“一二·九”愛國學生運動就這樣在党的領導下爆發了,這次運動轟動了全國,打擊了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氣焰,衝破了國民黨反動政府的恐怖統治,配合了紅軍北上抗日的戰略決策,掀起了全民族抗戰的狂瀾。
[ 此贴被小棠在2007-12-10 20:22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