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体现节约理念,国宴已经“降格”为“三菜一汤”。
ny1 \4C H[nz]s %g w{[
/[A 羊城晚报12月5日报道 “现在的国宴已从以往的‘四菜一汤’改成了‘三菜一汤’!”近日,在一次招待宴会上,人民大会堂办公室主任魏学东对大家说。
j@ v-| eq hAus?) 日前,广东省文联主席、原广东画院院长刘斯奋的山水画《万岳朝宗》被人民大会堂收藏,颁发收藏证书当天,人民大会堂专门宴请了刘斯奋一行。就是在这个经常举行国宴的地方,不少人第一次听到了“三菜一汤”的介绍。魏学东说,其实国宴实行“三菜一汤”已经有些日子了,这体现了国家领导人厉行节约的态度。
4bI*jEc\[ (\vXA4Oa, 据称,“四菜一汤”的国宴标准是周恩来总理当年定下的,虽然这么多年后“四菜一汤”的内容发生了不少变化,但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以前大家出去吃饭,服务员问点多少菜,很多人就会口头禅似的说“按国宴标准,就四菜一汤”。现在“国宴标准”变了,以后会不会说“三菜一汤”呢?
h8.FX-0& = v}P!HczmMP 来自江苏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孙先生认为,几菜几汤都只是形式主义,无所谓,关键是勤俭节约的意识与行为,如果没有意识与行为,就要有制度作保障。中国人菜的内容与汤的内容都是善变的,这么一来,几和几也就无所谓了。“我觉得,最实在的、有效的操作方法应该是:限定每人每餐至多花费多少元,比如不超过20元/人·餐。并且要在发票背后写上接待的客人是谁(外宾除外)。”
E}$V2ha0zu rPO}6lsc 但也有媒体从业人员说,虽然“三菜一汤”或“四菜一汤”只是一种形式,但通过大家对它的“口头禅化”,就把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国家【www.canton8.com不良信息过滤】联系起来了,“形式”说不定成了“主义”,节约的观念就可以不断深入人心。“现在上上下下都在提厉行节约,这些理念假如能够通过最普通、最实在的日常生活得以体现和传播,的确是件好事!”
x'i0KF WG%2<Q^ (本文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作者:张演钦 梁演锴)
[ 此贴被小棠在2007-12-05 19:15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