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福建宋元古瓷窯遺址被媒體報導後遭盜挖 - 福州新聞網訊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evolution128
级别: 仙人

多谢发贴的人[1578]

 福建宋元古瓷窯遺址被媒體報導後遭盜挖 - 福州新聞網訊

0


  fGZZ['E  
掏出來的瓷器碎片一直堆積到路面,占據了近三分之一的車道 %S`ygc}|  
B//2R)HS  
這段時間以來,每天都有人到我們村的山上到處亂挖古窯,把好端端的幾座山挖得千瘡百孔。”25日,閩清縣東橋鎮義窯村一位謝姓村民致電本報黨報熱線83751111,反映該村大量宋元窯址近期慘遭盜挖。 L<7KmN4VX  
3I"xuKxc  
  記者立即趕往閩清縣義窯村。該村距閩清城關約30公里,當乘坐的車輛沿著水泥村道拐上湖口山時,記者看到,經過路段的山路邊有大量古窯被盜挖的痕跡,大量殘破的瓷片沿斜坡傾瀉而下。有的地方原來的植被被破壞,可能由於沒挖出什麼值錢的瓷器,盜挖者半途放棄,只留下了不深的洞穴;有的路段窯址被挖開後,掏出來的瓷器碎片一直堆積到路面,占據了近三分之一的車道。 teQ <v[W.  
x=S8UKUx  
  村民林斯德告訴記者,義窯村和臨近的青窯村,方圓10平方公里範圍內,到處都是窯址群,數量非常多,當地村民沒人去盜挖這些窯址。但今年9月,中央電視台播出《走進福州 義窯之迷》的紀錄片後,不少盜挖者聞風而來。“幾乎每天都有人來挖,多時五六個,少時兩三個,有福州、廈門、泉州的,還有浙江、廣東的,這些人帶著鎬頭、鋤頭,滿山亂竄,只要看見不長樹或草木稀少的地方就挖,挖出來完整的陶瓷就帶走,挖破的就丟得到處都是,把原來好好的山都破壞了。” 9$ VudE>;  
V4["+ Y  
  另一個謝姓村民告訴記者,以前也有少數人來此盜挖古窯,但不像現在這樣有組織,“現在有的人還帶著專業探測工具和比較好的挖掘工具呢,最壞的是,他們挖完也不回填,好多碎瓷片堆到路上,我每天都要到山上收臍橙,摩托車輪胎好幾次都被瓷片劃破了。”   (h8RthQt  
  記者隨後採訪了閩清縣博物館館長林躍光。林躍光介紹,閩清縣素有“瓷都”之稱,僅東橋鎮的義窯、青窯、大安、安仁溪一帶就有20多座山頭有古窯,綿延10多公里,共有100多處古窯遺址,該遺址1991年被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窯里可能殘留著大量保存完好的瓷器,讓不少文物販子垂涎三尺。 4](jV}Hg  
=c-Y >  
  林躍光說,盜挖文物是違法的,村民和當地村幹部都曾反映過此事,文物部門和當地政府有關部門都曾前往查看,但由於該遺址面積過大,保護起來比較困難。目前,他們準備組織青窯村和義窯村的村民成立保護小組,每天定時巡視窯址,發現盜挖者將通知公安部門來處理。 .RazjXAY  
8I>'x f  
  閩清義窯屬民窯,主要生產日用粗瓷,包括碗、熱壺、碟、罐、盅、爐等,因其釉色以青白為主,黑褐為次,釉厚而均勻,統稱為青白瓷。義窯大約興盛于12世紀下半葉至14世紀下半葉,產品銷往永泰、閩侯、龍溪等鄰縣,也有可能遠銷東南亞。 o4.?m6d  
=<BPoGs5  
  2006年,在連江縣的東洛島海域曾發現元代沉船,出水的數量可觀的元代青瓷器,經專家鑒定是閩清義窯的產品。近年來,中國水下考古隊在南海海域進行水下考古發掘,對一些出水的瓷器無法判別其窯口,有專家認為那些可能產于閩清義窯。 Th'B5:`  
8|cQW-L  
  (福州日報)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银纸:30 | 操作人: 小棠 | 理由: 优秀文章
  • 顶端 Posted: 2007-11-26 17:07 | [楼 主]
    哥哥
    没有脚的雀仔
    级别: 强的不是人

    多谢发贴的人[11076]

     Re:福建宋元古瓷窯遺址被媒體報導後遭盜挖

    啲友仔真係缺德
    你知不知道有一种鸟没有脚的?他的一生只能在天上飞来飞去,飞累了就在风里睡觉,一辈子只能落地一次,那就是他死的时候。
    顶端 Posted: 2007-11-27 02:01 | 1 楼
    親愛的小棠
    中國十大傑出青年
    级别: 强的不是人

    多谢发贴的人[1116]

     Re:福建宋元古瓷窯遺址被媒體報導後遭盜挖

    报道咗又唔设保安,怪得边个
    顶端 Posted: 2007-11-27 19:47 | 2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蓝调粤语 »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