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kenkk
级别: 新人
[711]
精华:
0
发帖: 1029
威望: 0 点
银纸: 11516 蚊
贡献值: 0 点
福气: 0 点
在线时间:386(小时)
注册时间:2007-10-04
最后登录:2010-03-30
|
西汉透光魔镜之谜
0
这张照片珍藏在上海博物馆原馆长马承源老先生的家中。总理手中拿着的是一面著名的西汉透光古镜,也就是能够在反射光中现出背面纹饰的镜子。那是1969年夏天的一个下午,上海博物馆迎来了一位尊贵的参观者,周恩来总理,总理是一个人来的。 OIjG`~Rx 6Lg#co}9 上海博物馆原馆长马承源先生回忆说,我们把最好的文物搬出来请总理欣赏,其中有透光镜。那么我把透光镜介绍给总理,总理觉得这个事情很奇怪,他亲自把这个透光镜拿到我们这个窗口上反复看,我就给他解释。那么总理也对透光镜的原理做了种种推想,当然这个不是实验的结果,只是一种推想,最后他说,这个你们以后要好好地做工作,把这个道理搞清楚。 hPCSAo!| X;#Ni}af 透光的说法是从唐代开始的,因为光线好像是穿 透了金属的镜体,从镜子背面反射出来一样,所以透光镜的称呼也就传了下来。然而遗憾的是透光镜的制作方法却未能代代相传,反而给后人留下了一个谜团,透光镜也从此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被外国人称为魔镜。 [
<k&]Kv `G:hC
5B 一千多年来,这种神奇的现象吸引了古今中外的众多学者,从我国宋代的沈括到清朝的郑复光,从中国到大洋彼岸,无数学者试图揭开这困扰了世界千年的古镜之谜,但是没有人去用实验的方法来证实自己的猜测,或者更确切地说,没有人真正复制出与西汉透光古镜完全相同的镜子来。 d5R2J:d
I UDnCHGq 直到1974年,我国学者铭记起总理的话,才真正投入到西汉透光古镜的研究中去。 <yvo<R^30 L%- ENk 马承源先生回忆说,我后来是请了阮崇武先生,他是当时上海科协主持这方面的工作。那么我们组织了很多高级工程师在博物馆开会,他来主持这个会议,分配任务,设想了各种方案、各种青铜透光镜可能成因的方案。交大、复旦、同济,还有几个厂一起做的,一起用不同的方案做的。 ilZ5a&X; .1ep8
O< 如果能搞清透光镜与其他铜镜的不同,答案可能也就找到了。由于上海博物馆有上万枚铜镜,发现所谓透光现象的只有四枚,而且都出现在汉代。那么汉代的镜子有什么特点吗?与它之前战国时期的平面镜相比,汉代有很多镜子是凸面的,而透光镜就是凸面的。这是西汉透光镜的第一个特点:凸面镜。 dX[Xe >enP~uW[# 在铜镜的铸造过程中,当温度高达上千度的金属液倒入事先做好的陶范,也就是古代铸铜用的模具,金属液在陶范中有个冷却凝固的过程,而问题也就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 eiRVw5g lE8_Q *ev 我们先来看看这四面透光镜的边缘,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相对镜体来说有一个又宽又厚的镜环。由于镜体较薄,所以冷却快,而镜环宽厚则冷却速度慢。所以当镜体已经固定成型后,镜环还在冷却收缩,对镜体产生了一种紧箍作用,形成铸造残余应力。宽厚的镜环就是西汉透光镜的第二个特点。 7_rDNK@e Ke~!1S8= 上海交大的盛宗毅教授参加了研究,他发现镜子在铸造的时候,必然会产生很大的内应力。实际上他们在浇铸的时候,开箱早一点,这个镜子就裂掉了,这就证明它的内应力是很大的。 ^$RpP+d T]b&[?p|a[ 虽然镜体内部的应力很大,但镜体本身的刚度也很大,所以镜环的紧箍起初并不对镜子产生什么影响,就像用手去掰一块厚厚的铁板,铁板不会有丝毫变化。但铜镜只有不断的磨才能保持光可照人。古时有一种磨镜的职业,宋代的磨镜人一定具备凹面的磨石,镜子在不断地研磨变薄时,镜子本身的刚度也就降低了,从而残余应力得到释放,镜体产生变形,向镜面方向拱起,这时就像同样用手去掰一块薄铁片,铁片就会变弯。 b!nA.`T n,_9Eh#WD 我们来看透光镜的剖面图,镜体很薄,镜子有纹饰、铭文的地方和没有纹饰、铭文的镜底厚薄差距很大。当镜体产生变形时,镜底向镜面方向拱起程度大,而镜环和纹饰的部位拱起小,所以形成了镜面的凹凸不平,当然这种变化肉眼很难看到。所以镜体薄,镜背凹凸处薄厚差距大是透光镜的第三个特点。 P4c}@Mq3 bQI.Qk 当一束平行光投射到镜面时,有纹饰的地方较平,反射光集中,而无纹饰的地方由于凸起,反射光发散,所以有花纹的地方反射到墙上的光明亮,而没有花纹的地方暗,墙上呈现出与镜背相同的图案。沈括和郑复光便看到了这一点。 */$] kE C]ax}P>BQ 但是,在一千年前,沈括便发出疑问,为什么他这里也有很薄的镜子,却不能透光呢?西汉透光镜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的花纹是环向分布的,只有这时才能产生显著的环向铸造残余应力,在镜面形成较为规则的凹凸来。 #]^M/y
h wWq-zG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