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dduck
级别: 论坛巡警
[11830]
精华:
0
发帖: 17352
威望: 149 点
银纸: 190 蚊
贡献值: 0 点
福气: 0 点
在线时间:3923(小时)
注册时间:2006-02-10
最后登录:2025-02-01
|
Google在中国的大失败需要给投资人以解释 @ol}~&" RsTz3]`yv Google不是国营企业,而是一家是上市公司。公司的管理阶层需要对董事会和投资人负责。Google在其它市场上的摧朽拉枯般的击败一个个的有力对手。但在中国市场遭受惨败确实是一件让Google公司的管理层极其难堪的事情。更何况中国是大家都看好的一个具有巨大现实意义,并且蕴藏巨大潜力的市场。 1<gY KZ8
Hp=s 从市场经营结果来看,Google.cn确实没有存在的理由。不仅需要大量投资,但在竞争对手的打击下, Google.cn毫无还手之力。关掉Google.cn是市场决定的。正如资深互联网分析师洪波所说:“Google在中国已经运营了4年多,这些投入是白费了。”
=j,2 c3S}(8g5. 不仅巨大的投入打了水漂,而且丧失一个巨大的市场,Google的管理层必须给投资人一个的解释。这是西方企业管理层的基本伦理道德。但不幸,这次中国政府做了Google公司管理层的替罪羊。 |qUi9#NUo %H)^k${ 如果中国的网络监察制度是在Google进入中国后新出来的一个制度,最后逼得Google无法经营而被迫退出中国市场,Google满腹怨气是情有可原的。只有在这种情况下Google才有资格以如此的高姿态发表如此高调的声明来占领道德制高点。但事实并非如此。 .`./MRC 0Pfj
D 首先,中国政府的网络监察制度并不是什么秘密。更重要的是这一制度在Google进入中国之前就存在。其次中国的实际情况是审查制度越来越宽松,网络上的言论也越来越开放。国内的群体事件也基本上能在网络上得以公开报道,新政策的出台也能被公开讨论。这个趋势是明显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 2009年的绿坝软件事件。这一新政策就在网络上被公开讨论,最后的结果是中国政府让步。其它群体事件如2008年的贵州省瓮安县的万人大骚乱、2009 年湖北石首因一厨师非正常死亡而导致数万群众参与的骚乱、湖北烈女邓玉娇事件,这些基本上在网络上被公开地讨论,并且推动了事件朝正确方向解决。不用我一一举例,这类的例子已经很多了。这些例子无疑是中国网络监察制度走向宽容的见证。 {J#SpG 7 ..FEyf Google是在中国政府的网络监察制度更严格的时候进入中国市场,希望在中国市场分得一羹。在中国政府的网络监察制度越来越宽松的情况下退出市场,但站出来高调批评网络监察制度,这本身就是滑稽的,也是站不住脚的。至少表明Google和其声明中的道德是格格不入的。Google只不过是利用【www.canton8.com不良信息过滤】作为撤出中国市场的遁词。正如中国市场研究集团董事总经理小山(Shaun Rein)所说:“我想谷歌只是在找个体面的方式来撤出中国。谷歌在中国的业务并不好,根本就斗不过百度。” AkMP)\Q S F:>dneB Google并没有反省其在中国的不争气和无所作为,如果不再摆出点【www.canton8.com不良信息过滤】公关言辞,怎么能够安抚本土之舆论呢?【www.canton8.com不良信息过滤】成了Google在中国大溃败的一块遮羞布。 S($8_u$U QMO.
Bnek Google的双重标准证明其只在乎利益并不在乎道德 Nuc;Y &TgS$c5k 按照Google自己的高调标准,Google本身是一个高举道德大旗的魔鬼。2008年印度22岁的IT专业人士Rahul Krishnakumar Vaid因为在Orkut网站写下“我恨索尼娅甘地(I hate Sonia Gandhi)”而遭逮捕。Orkut是Google在印度的一个社交网络网站。Google立即向印度警方提供了Vaid的Gmail电子邮件信息。 Vaid被起诉了违反了印度刑法第292条和信息技术法第67条,在网上社区发布辱骂印度国大党领袖索尼娅甘地的内容。如果被判有罪,他将可能要入狱5 年,罚款10万卢比。Google声称:Google致力于保护用户隐私,但Google必须遵守所在国的法律。 7'IcgTWDZy +(Q$GO% 这还并不是第一起印度政府在Google帮助下逮捕其公民的事件。2007年11月也有一位名叫Lakshmana Kailas K的网民也是在Google的Orkut网站上张贴了一张亵渎印度教圣人Shivaji的图像,印度官方要求Google提供该网民的IP地址, Google完全配合,这位印度网民随后被印度政府逮捕,并遭受殴打。更为不人道的是该网民在印度监狱里被强迫用同一个碗吃饭和撒尿。更出乎预料的是事后证明该网民是被冤枉的。 B3AWJ1o 1>~b
zXY# Google关闭在华业务对中国网民影响有限 }dv$^4
*n .ei5+?V<i 正如前面述及,中国网民上Google其实主要有两个途径。一个是中文站点Google.cn,另外一个就是Google的全球网站 Google.com。而后者才是中国网民进入Google网站的主要途径。Google.cn本身对中国网民无关紧要。即使Google退出中国市场,其实也就是关闭 Google.cn,再多就是关闭在华研发。这对网民影响并不明显。更不是有些文章恐吓说:Google关闭中国网站会让中国网民孤立于互联网之外。 ;!~&-I0l `;~A 新华都集团总裁兼CEO唐骏说:“这对中国网民是无所谓的,但这将是他们做出的历史上最蠢的决定,放弃中国等于放弃半个未来世界!” gT-"=AsxZQ Mg"e$m 当然说一点影响都没有也是不可能的。至少还有极少部分中国网民在用Google.cn网站。收到波及Google的Gmail服务业完全可能被中国政府切断。但Gmail的电邮服务的替代者多得数不胜数。 =)c^ik%F& 'w$jVX/ 总之,Google退出中国市场,只是退出在中国的经营。并不代表中国成为互联网的孤岛。 -P6Z[V% y2`}, 网络监管中国政府并不是唯一一家 <5 )F9.$ ln1!%B; 美国政府在911事件后出台爱国者法案。这个法案以防止恐怖主义的目的扩张了美国警察机关的权限。根据法案的内容,警察机关有权搜索电话、电子邮件通讯、医疗、财务和其他种类的记录;减少对于美国本土外国情报单位的限制;扩张美国财政部长的权限以控制、管理金融方面的流通活动,特别是针对与外国人士或【www.canton8.com不良信息过滤】体有关的金融活动;并加强警察和移民管理单位对于居留、驱逐被怀疑与恐怖主义有关的外籍人士的权力。这个法案也延伸了恐怖主义的定义,包括国内恐怖主义,扩大了警察机关可管理的活动范围。美国甚至允许不经许可,执法机关就能监视公民通讯。 N^Hj%5 v ^R:XdH 加拿大的个人信息及其电子文件法案本身就允许执法机关在法律许可范围内调查个人信息。2007年加拿大媒体报道,执法部门正在争取不经许可而进入公民私人信息的权力。同样在 2007年,一条新的法案要求加拿大的互联网服务商和手机服务商在没有许可的情况下向警察即使提供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地址、互联网地址等。 I/B *iW^ ^TZ`1:oL# 根据加拿大CBC网站报道,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和瑞典都有类似的法律条款。 xNd p]u wJc`^gj 英国2000年的调查权力规范法案就明确要求互联网服务商安装相关系统来帮助执法机关追踪电子通讯。 ]r\FC\n6e ^wIg|Gc Google高调退出中国可能不单纯 Y|!m r"|UgCc 2010年1月7号,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在国务院请吃饭。这是一场小规模的晚宴,规模虽小,来客却都是通讯科技界的重量级人物。客人名单上有谷歌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 (Eric Schmidt)、Twitter联合创始人杰克·多尔西(Jack Dorsey)、微软首席研究与战略官克瑞格·蒙迪(Craig Mundie),以及Mobile Accord 总裁 James Eberhard, Cisco 的行销总裁Susan Bostron, 纽约大学教授 Clay Shirky, Personal 个人民主组织创始人Andrew Rasiej等。这是美国国务院利用信息技术来推进美国外交目标的努力的一部分。 ";U#aK1p Ya
`$.D 没过几天,在2010年的1月12日Google就跳出来。Google是否在为美国政府的【www.canton8.com不良信息过滤】目的服务呢?大家拭目以待。如果Google成为美国政府的【www.canton8.com不良信息过滤】打手,那中国政府对其【www.canton8.com不良信息过滤】约束是完全必要和合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