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六個震驚世界的未解之謎[10p]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114727097
您还没有设置个性签名
级别: 强的不是人

多谢发贴的人[4788]

 六個震驚世界的未解之謎[10p]

0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学的进步,许多以往的传奇在20世纪成了人们追逐探索与研究的对象。经他们的努力,其中有些已获得解答。而有些则将赖后继者继续努力,也许在本世纪或者更久远,才能解开其中之谜。 n`:l`n>N$  
  s_*eX N  
  一、杜林尸布与耶稣血型 1k/l7&n"  
.D>lv_kp  
耶穌裹屍布 7T2W% JT-,  
  <WbD4Q<3?  
  在意大利西北部城市杜林的一座教堂内,保存着一块亚麻布,令人惊奇的是布上有一个人的全身影像,而这个人据说就是耶稣基督。 7e=a D~f  
  ev guw*u  
  最早发现这块布的是法国人。1356年左右,尸布在李莱城被公开,顿时引起整个基督世界的震动,因为布上的人影不仅容貌酷似传说中的基督,且还有血迹。后来在宗教学者的研究之下,认定这块布是耶稣死于十字架之后,用来包裹其尸体的,因而留下了耶稣的身影。 4rzioIk  
  462ae` 6l  
  中世纪的学者认为,尸布最早出现在中东,几经辗转才最终流至意大利,并一直保存在杜林市的大教堂内。由于这块布是基督教的圣物,意大利将之视为国宝。 ~V|!\CB  
  "4?hK  
  到了20世纪,科学家开始对尸布做深入的分析研究,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杜林尸布的神秘性正一步步被揭开。例如,尸布上的血渍经处理后发现,耶稣的血型是AB型。 !eTS PM  
二、寻找诺亚方舟 9H)uTyuNi  
 7:p]~eM)  
最新解密卫星照片证实诺亚方舟身在土耳其东部阿拉拉特山的西北角 IkZ_N#m  
  《圣经》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义士诺亚为躲避洪水建造了一艘长方木柜形大船,即方舟,据说方舟最后停在了阿拉拉特山上。  #b"IX`5  
  ^LcI6 h  
  根据这个记载,人们不断地试图去寻找方舟,以解开《圣经》和人类之谜。方舟是否真的存在,现今未有定论,而阿拉拉特山却是座真实的山,它位于土耳其境内,靠近伊朗与亚美尼亚的边界处,海拔近5000米,终年积雪。最早翔实记载阿拉拉特山的人是13世纪意大利探险家马可·波罗,他在书中指出,该山便是诺亚方舟之山。 YI|G pq  
  h?1pGz)[C  
  在20世纪内,也曾有许多人对诺亚方舟展开追寻,有些人甚至宣称已经找到方舟。但无论他们怎么说,至少到目前为止,方舟始终仍仅存于各种故事和人们的印象之中。 lb6s3b  
三、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oF6MV&q/  
<|`@K| N  
0,A?*CO  
狮身人面像 O#U"c5%  
IGqmH=-  
獅身人面像特寫鏡頭 s,29_z7  
  Q.] )yqX6  
  埃及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是人类古代文明重要标志之一。有关它们的奥秘一直是科学家们追寻的焦点。在先进的科学器材的协助之下,的确已经解开了不少谜团,但也因此发现了更多的不解之谜。 C1do]1VH  
  FXSDN268  
  1991年,美国学者劳勃特舒发表了令人惊讶的报告,指出位于大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像,其表面受到的侵蚀不是因为风化造成的,而是洪水的痕迹,这引起了新一波的古埃及学。 )Ud S (Bj  
  =Fs LF  
  劳勃特舒说,在公元前10500年前后,埃及沙漠曾发生大洪水,以至在狮身人面像留下如此深刻的痕迹。 uE|[7,D7;u  
  /g9{zR [  
  紧接着,天文学家也提出主张,狮身人面像在设计时是面对正东方,据此推算,它真正面对绝对东方的时间也应该是在公元前10500年。 w0I /  
  N*MR6~z4  
  倘若这些观点成立,那么狮身人面像的建造年代就远早于金字塔,这是否意味着,在远古远古以前,地球上便已存在了极高的文明?人类的源头是否就在北非?整个人类文明史是否要重新修订?充满神秘色彩的狮身人面像无疑又给人类增添了新的困惑。 7cy~qg  
四、那斯卡的奇异图形 ~R8yj(  
Iw:("A&~  
從空中鳥瞰的秘魯「納斯卡線」神秘圖案 ,6bMf z  
  jlP7'xt1%  
  在秘鲁高原的那斯卡地区,存在着许多巨大的奇异图形,这些图形形状大小各异,有些甚至 具象形化,著名的有长尾猿、鲸鱼、蜘蛛等。关于这些图形来源的最浪漫的说法,就是火星人曾降临地球,并以那斯卡为基地,地面上的这些图形便是太空船降落时的跑道和指标。 ,q HG1#^  
  g|HrhUT;  
  最早发现这些图形的人是美国科学家科索克。他在1939年乘坐小飞机经过这片高原时,忽然看到地面上有奇异的图形,做低飞观察时,才赫然发现,这些图形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人为力量使然。 Zll^tF#  
  E 9:hK  
  究竟为什么会在这片南北长近50公里的范围内,出现动辄长至100米以上的图形呢?为解开这个谜,许多科学家相继来到了那斯卡,并对之作了种种推测。 bOdv]nQ1  
  %Uk/P  
  其中德国科学家认为有两种可能, 一是早期原住民为了求雨以利农作,在地面上画出巨大图形,以便天神看得到,因此是一种宗教的表现。二是星象学的图案,因为所有图形都是按照星辰的运行描绘出来的,例如蜂鸟尾巴恰指12月21日的日出方位。 &zd7t6  
然而尽管科学家们使用了各种方法,仍无法完全将这些图形解释清楚,毕竟找不到任何有关历史文献。于是火星人是否曾在那斯卡建立过基地,还是给人们留下一个广大的想象空间和不解之谜。 Ww@;9US 3  
  :V2 Q n-N  
  五、秦始皇陵也是金字塔? 4Qo1f5 >N  
B<&_lG0sS  
秦始皇陵電子模型 (KMobIP^  
T> 'Vaxo  
高科技探測秦始皇陵地宮佈局 Iz8 ^? >X  
  秦始皇陵因为兵马俑已经闻名天下。皇陵实际由几个部分组成,外围是陵园,中央则是封土,亦即陵墓本身。《史记》上说,坟高50余丈(约115米),底为长方形,南北长515米,东西宽485米,呈圆锥或方锥形。之所以造成这种形状,有的说法是沿袭殷代的享堂墓,有的说是模拟自然界的高山,可有西方学者却持不同看法,认为秦始皇陵根本就是东方的金字塔。 !U!E_D.O  
  UmE{>5Pt  
  按法国考古学家萨加仑的说法,这座陵墓高150英尺,底座是四边形,每边长100英尺,外形分三层,一层叠着一层,而历史上也说,“上象三山,下锢三泉”,那么始皇陵不是很像阶梯式金字塔么? \|t0~sRwh  
  ;X6y.1N~  
  尤其巧合的是,埃及金字塔的每一面都正对着东南西北,始皇陵也如此。金字塔内部有水银,始皇陵内也有水银,《史记》上说:“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基于这种种相似性,有学者主张金字塔东移说。但大多学者对此表异议,认为中国文化自成一格。 [Z+,)-ke  
  #dt2'V- ,  
  不过换个角度来想,科学家已证实人类的共同发源地是东非,那么中国文化受到古埃及影响 又何妨?况且若始皇陵果真是金字塔,则显示在2000多年前,东西方文化已有了密切的接触,这不是一件更令人惊奇的事吗? b?NeSiswn  
六、失落的城市马丘比丘 oMe]dK  
~b[4'm@  
@(?4g-*E  
  1c"m$)a4  
秘魯馬丘比丘古城遺址 4w6K|v<X  
  1911年,美国探险家在秘鲁古都库斯科附近的山区中,意外地发现了一座空荡荡的石城,城虽小,却规划整齐,都是由石块堆建而成,屋顶据推测是茅草搭建,因时代久远而消失。 3ky+qoe  
  l1qwT0*6>  
  这是本世纪最惊人的事件之一,因为印加古国早在14世纪便被西班牙人消灭,为什么直到20世纪,其古城才被人发现? <^_? hN8.  
  @]tGfr;le&  
  马丘比丘城建于深山之中,对外交通十分不便,那么印加人为何要将城建在这里?抑或建造这座城的民族比印加人还早?而当初建这山城的民族为什么会突然遗弃家园?他们又到哪里去了呢?此外,他们究竟凭什么技术用巨石建造城池呢? NGs9Jke2  
  oI~Qo*4eh  
  总之,马丘比丘石城迄今仍然是一个谜。凡参观过这座石城的人,也只有用惊奇来形容当时的心情了
[ 此贴被无名小卒在2007-07-19 03:15重新编辑 ]
顶端 Posted: 2007-07-15 13:36 | [楼 主]
table1314
table仔~
级别: 仙人

多谢发贴的人[395]

 

哦?????睇过.....係迷入面睇过
无与伦比.....从来唔信缘分
顶端 Posted: 2007-07-17 13:56 | 1 楼
?安格﹫絲゛
好耐冇見~
级别: 仙人

多谢发贴的人[2652]

 

失落的城市马丘比丘我中意



`     我要响hk遇到你~
顶端 Posted: 2007-07-18 13:57 | 2 楼
化骨龙
级别: 普通人

多谢发贴的人[72]

 

秘魯馬丘比丘古城遺址 6v(?Lr`D  
好似好靓啵
顶端 Posted: 2007-07-18 14:25 | 3 楼
legend
级别: 新人

多谢发贴的人[4]

 

坐低慢慢睇
顶端 Posted: 2007-07-18 14:34 | 4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蓝调粤语 » 侦灵地带



Total 0.101422(s) query 6, Time now is:01-16 12:53, Gzip enabled 粤ICP备06028238号
Powered by v6.3.2Certificate Code © 2003-08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