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A股尾市大猜想:年线三连阴?
0
5ef&Ih.3 马克·吐温曾说过:"历史不会重演,但总会惊人地相似"。 l4/TJ%`MG 在投资学中,有一类研究者研究的方向就是从历史走势看未来趋势。 }MIH{CMH 比如,在2012年年初,不少研究者发现沪指历史上不曾有过年线"三连阴",由此判断2012年的收成会不错;
Q ,;x;QR4 比如,在8月底,不少研究者又发现沪指历史上月线出现五连阴的情况极为少见,由此分析得出9月有望反弹。 Hzj*X}X#K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2012年接近尾声,一个重要的"历史巧合"正在浮出水面。成都商报记者惊奇地发现,沪指2003年走势与当今2012年走势的相似度已经高达80%。也就是说,2012年有可能翻版2003年的走势---在年初涨、年中跌都吻合的情况下,年底或将上涨,从而实现年线的翻红。 O"#`i{^?2 那么,这一"巧合"能够实现吗? {?!hUi+ 2003年VS2012年 走势相似 |iwTzlt*# 在已经过去的近10个月里,沪市2003年的走势与截至目前的沪市2012年走势极为相似,都出现了开年就上涨,5月前后见顶下跌,以及9、10月间展开宽幅震荡的情况。 gr fF\_[: 上涨都在年初 /ruf1?\,R 2003年1月6日,沪指见底1311点,随后展开反弹。1月6日为2003年的第三个交易日,在此之前,股市刚经历了为期半年的下跌。2003年初的这波反弹持续了66个交易日,涨幅达到21%。 <rC#1wR4 巧合的是,2012年初的反弹也是从当年的第三个交易日1月6日开始的。2012年1月6日,沪指见底2132点,结束了2011年4月份以来的三波下跌。 `S~u4+y] 2012年初的反弹分为两个部分。1月6日至3月13日,沪指经历了第一波反弹,反弹力度超过14%,这与2003年的情况也比较吻合。 :%>8\q>UX 从3月30日开始,沪指开始了第二波上涨,这一时间点与2003年仅相隔3天。3月30日~5月7日,沪指展开第二波反弹,涨幅达到9%。 V
uPET 整体来看,2012年初的这波反弹持续了77个交易日,涨幅达到16%。 |wLQ)y* 纵观2003年初和2012年初的反弹,其背景都是长期下跌后的见底,且反弹的起始点都在当年的1月6日。此外,行情均出现了两波反弹,只不过,2003年的第二波反弹创出反弹新高,2012年的第二波反弹没有创出新高。 vlPE8U
= 主跌浪都从6月起 ;et
Q 2003年4月16日开始,股市见顶下跌。6月份开始,指数正式步入跌势,期间大致经历了5波下跌。直到11月13日才出现见底,沪指在该区间跌幅大约有19%,时间长度140个交易日。 gx6&'${=# 2012年5月8日开始,股市见顶下跌。巧合的是,同样是从6月初开始,股市正式步入主跌浪。截至本周,2012年5月开始的这波下跌最大跌幅已经达到了18%,至今经历了111个交易日。 +%<Jr<~W 纵观2003年和2012年中期的下跌,其背景都是年初上涨后的见顶,且主跌浪都是从6月份开始的。目前,2012年的跌幅已经逼近2003年的跌幅,但下跌时间较2003年还少了不少。由于2012年行情还未结束,后期股市怎么走还是一个谜。 ?s?uoZ
/2 宽幅震荡神奇重合 iit`'}+U 需要强调的是,在2003年10月、2012年的9、10月间,指数在单边下跌后都出现了明显的宽幅震荡,这有望成为下跌见底的信号。 (C3d<a\: 2003年10月10日、10月22日、11月4日的三根单日放量中阳线成为该阶段三波反弹的标志。从指数运行的角度看,此阶段指数的弱势明显出现了扭转,开始有资金进场做多,且出现了放量,指数处于横盘震荡中。 P9>C!0 -x 整体来看,2003年10月的震荡持续了大约18个交易日,随后便是快速杀跌,跌出底部。 W@ Z=1y 2012年9月7日和27日、28日,这两个阶段指数都出现了大幅上涨,从图形上看,行情完全扭转了6月份以来的单边下跌,市场明显出现了做多资金,震荡格局得以形成。 #!5Nbe 整体来看,2012年9月7日至今10月18日已经25个交易日,震荡时间跨度长于2003年。 i&HV8&KygN 记者注意到,虽然2003年、2012年宽幅震荡行情的起始时间相隔一个月,但震荡图形比较相像。这一阶段,行情忽上忽下,犹如"打太极"一般。虽然2003年打了三次太极,2012年目前仅打了两次太极,但后者经历的时间更长。 Z~c7r n 2012年怎样收官 8@A[`5 2003年底,股市出现反弹,最终让2003年的年线收红。由于2012年至今的走势与2003年十分相像,2012年底会不会也出现类似2003年那样的一波大行情,从而让年线翻红呢? X,fTzkGj 截至10月18日,沪指2012年年K线下跌3.08%,不过,由于今年还剩下2个多月,市场仍可以期待年线"阴不过二"历史规律继续上演。 c|.:
J] 纵观历史规律,A股从来没有出现过连续三年年K线收阴的情况。 0sUc6_>e 1990年至今,沪指共收出22根年K线,其中有12根阳线,12根阴线,整体来看,沪指呈现出上涨态势。 \6'A^cE/PX 从历史情况看,沪指年K线共有4次出现连续两年收阴的情况,其中前三次的其后一年,指数都出现了上涨。1994年、1995年,沪指分别下跌22.3%、14.29%,而到了1996年,沪指大幅上扬,涨幅高达65.14%。 E{6}'FG+A 2001年、2002年,沪指分别下跌20.62%、17.52%,而到了2003年,沪指反弹10.27%,并于随后一年的年初继续上涨,涨幅高达35%。2004年、2005年,沪指分别下跌15.4%、8.33%。而到了2006年,股市出现大幅反弹,全年沪指上涨130.43%。 vJCL
m/}* 就以上数据,记者总结出两个带有规律性的现象:首先,沪指的年K线是"阴不过二",在连续两年收阴后,随后一年便会迎来年度性上涨; }fCM_w 其次,前两年跌幅越大,后一年反弹力度就越弱,比如跌幅最大的是2001年~2002年,累计跌幅达到34.52%,随后一年涨幅仅有10.27%;跌幅最小的是2004年~2005年,累计跌幅22.44%,而随后一年涨幅高达130.43%这或许可以如此解释:第二年跌幅收窄、行情企稳,更利于第三年的反弹。 'pe0Q- 如今,沪指2010年、2011年出现两根年K线阴线,累计跌幅32.89%,这与2001年~2002年的跌幅相差无几,由此分析,2012年的年线翻红仍有希望,但涨幅不会太大。 7
%|>7 时点:11月底才有大行情? up1aFzY|6x 10月18日,A股结束一周以来的横盘震荡,一举站上了多日均线。向上,沪指距离8月10日、9月7日的高点仅一步之遥,大有均线多头排列,一举走强的态势。 /,>.${,;u 不过,从历史规律看,当前指数还没有达到反弹的最佳时点。 ~Afs 在2003年10月股市展开宽幅震荡后,指数还创出了两次新低。特别是最后一波下跌,行情急跌意味明显。而如今,2012年9月以来的震荡仅创出一次新低,所谓的恐慌性杀跌还没有出现。 IY19G U9 不过,纵观历史上"大会"前的行情,总会有这样一些规律。在会议前,行情往往能够稳定。但会议召开后,市场稳定的特征就不明显了,特别是在会议闭幕后,行情下跌的几率较大。但是,一旦出现急跌,行情往往也就见底了。 x$Oz0 [ 2012年以来的本轮下跌同样起始于5月,9月份以来,沪指明显出现了稳定的行情,指数在2000点~2132点之间波段整理。按照历史规律,"十八大"之前的行情仍将维持震荡;11月底,会议结束前后,如果指数出现急跌,行情就将真正见底。 CC09:L? 如果历史规律应验,2012年11月底就会迎来大行情。 d+;wDu 政策:催化剂是什么? dXDD/8E 2003年底的反弹行情得益于多重利好政策的刺激,这是股市上扬的催化剂。那么,2012年底政策的催化剂是什么呢? t<k8 .9
M$ 仔细分析2003年底的四个政策利好,实际上围绕股市解决了三个方面的问题。 QVH_B+
Q 《***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解决的是经济宏观方面的问题---这是股市大的方向;《公开发行和上市证券保荐管理暂行办法》和《投资基金法》解决的是资本市场制度规范建设的问题---这是股市长期发展的动力;国有股减持的讨论瞄准的则是股市当时最大的矛盾问题---这关乎市场的信心。 }dHiW:J> 实际上,2012年底的A股同样面临类似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 \k,bz0 首先,宏观经济面临最大问题是经济下行,刺激投资乏力。 Jzdc'3dq 在欧洲、美国、日本都释放了银根的情况下,国内的投资放松仍然谨慎。实际上,当前市场对投资增长的消息颇具敏感性。只要听到一丁点刺激投资的消息,股市便会吸引资金大举做多。 "n
e'iJf_( 其次,在股市制度性建设方面,一直为市场诟病的就是分红制度。 AFFLnLA<L 记者统计显示,A股自2001年以来共经历了5次分红制度改革。然而,历史上的五次分红都是"建议式"、"鼓励式",而不是"强制性"的。在此背景下,不少企业变着法子逃避分红。而有些企业为了融资圈钱而分红,也增加了上市公司成本,损害了股东权益。 1CM1u+<iZ
2008年的分红制度改革吸引了大量场外资金进入股市,如今有没有可能再一次推出制度性红利,吸引场外资金进场呢?或许,分红制度的深入改革是一个足以构建历史大底的方法。
CIDL{i8 最后,当前股市最大的矛盾就是供需失衡,IPO太多。 1v4kN
- 不过,今年8~9月,IPO的审核足足暂停了两个月,一切迹象都说明,IPO制度在酝酿一次大改革。 I;v`o{ 然而当前IPO的改革更多局限于价格方面,而不是供给方面。比如 CHU'FSq! 记者注意到,2005年的"股改"解决的是当时股市的主要矛盾,即二级市场供给偏少,大股东与小股东的利益不统一。最终"股改"释放了流动性,大股东也频频注资做强上市公司。在主要矛盾得以解决的情况下,股市也就结束了近5年的大熊市,迎来了长达两年的大牛市。
etoE$2c 如今,股市的核心问题之一便是二级市场供需失衡,若IPO改革能拿出有效的方法,将毫无疑问地成为2012年底股市翻盘的最大动力。 $G_<YVXcG 分析师说 kW~F* 博时基金魏凤春 !kcg#+s91 市场或有短期机会 "qsNySI 上证综指本周小幅上涨,市场成交温和放大,但板块热点切换频繁,表明市场做多情绪依然谨慎。从股指期货的持仓数据看,多空双方减仓明显,市场将再次陷入胶着。 I I8nz[s 虽然三季报还未完全披露,但业绩预警情况已现积极因素。基于1002家已公布三季度业绩预警公司的可比数据,前三季度盈利同比增速平均要高于上半年增速3.05个百分点,其中多数行业的盈利增速有所反弹,比如通信、房地产、石油石化、电力设备、建材和汽车等。据此推测,A股上市公司 三季度盈利增速继续下滑的可能性在减小,甚至有可能出现微幅回升。 YXtGuO\q 四季度投资者或将迎来一波短线的机会,在投资标的选择上,价格回升与补库存迹象显著的制造行业值得考虑。 gQEV;hCO 大象起舞 量能不济 kYs|")isj 在两桶油、银行股、地产股及海运股的轮番推动下,两市股指结束了近一周横盘整理的格局,向上突破并创出近一月新高。 AWDjj\Q4 由于大盘的突破乃两市权重股奋勇突进所致,所以后市的关注焦点非成交量莫属。如果权重股继续推进带领大盘上涨,目前600多亿元的成交额还不够,否则大盘越上涨回调的风险就越大。 asi1c
y\ 短线做多 高抛低吸 oB\Xl)A< 本周大盘先横盘后上涨,既打破了以往久盘必跌的惯例,又切入了2132点的"钻石底"区域,走出了扩散平台向上突破的形态,唯一不足的是沪市单边成交金额没能达到800亿元以上的有效突破量。投资者可做波段,短线低吸券商及 )
G{v>Z, 基金方面还是以债券及货币基金为主,可少量逢低介入一些杠杆基金,新发基金因大都有封闭期,还是年底再看较为安全。 f UIs(}US #'8PFw\zw 来源:中财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