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w:~VZ ◎译 名 练习曲
?XeRL<n ◎片 名 Island Etude
B]kz3FF ◎年 代 2006
578Dl(I#) ◎国 家 台湾
5[I9/4, ◎类 别 剧情
ZL@7Mr!e ◎语 言 普通话
5#iv[c ◎字 幕 中文/英文
@jjp\ ~ ◎导 演 陈怀恩
wCkkfTO ◎主 演 张惠春 吴念真 洪流
y_a~>S ◎简 介
v1;`.PWD 《练习曲——单车环岛日志》将代表台湾参加奥斯卡,这比它原初的梦想,又往前跨了一大步。
9m8`4%y= 2008年2月24日,第80届奥斯卡金像奖将在好莱坞举行,届时将有来自63个国家和地区的影片角逐最佳外语片奖项。因为李安导演的《色,戒》被判定不能代表台湾参赛,《练习曲》遂以第二顺位取得代表权。这是美丽的意外,对台湾电影来说,这也意味着一个平凡而清新的新开始,特别是相对于《色,戒》。
(3_2h4O 《色,戒》在台湾的票房累积到两亿台币,而《练习曲》是1700万(2007年4月到7月),但这个数字的力量不下于《色,戒》的两亿,亦不下于《不能说的·秘密》的2600万。因为一开始,《练习曲》是一部不准备上映的电影,它的幕后是一则诉尽了台湾电影困境的故事。
E]+W^VG 导演陈怀恩当了20多年摄影师,他是侯孝贤的御用摄影。在台湾电影乘风破浪的年代里,他躬逢其盛;台湾电影的没落,像西部海岸一样年复一年地地层下陷,他也身在其中,随波浮沉;如今的现实是台湾本土片的市场占有率低于1%,没有人知道这是不是底线了,状况还会不会更坏?但无论情况如何坏,陈怀恩和他的影后妻子杨丽音都梦想拍一部关于台湾,给这块土地上的人看的电影。
}-Zfljj “梦想”是一个被说到烂、用到滥的字眼。当越来越多的人诉说梦想,每一个人都说要为梦想而活时,就意味着空气中飘荡着越来越多的梦想泡沫,地表上堆满梦想破灭的碎屑。陈怀恩也有梦想,2004年,他遇到一名台南昆山科技大学学生,独自一人背着一把吉他骑着单车环岛。“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大学生说。这话让陈怀恩决定向新闻局申请辅导金拍摄他人生的第一部电影,把梦想化为真实。那是关于一个大学生骑单车环岛的故事,很符合他“不犯罪、不暴力、不色情、不抽烟、不要有坏人”的五不原则。他还为电影找到一个气息自然清新的主角东明相。学美术、目前担任男模的东明相是个听障人,必须戴上助听器才能与人交谈;他的世界非常寂静,有一种似乎下一秒钟就要对人微笑的安静神情。“怎么有人独处的样子这么好看?”看着东明相工作时,陈怀恩想。花了很长一段时间,他终于说服东明相走进他的镜头,因为东明相,《练习曲》的主角便设定为听障人,隐喻着沟通有时候不需要借助语言。
,g/ UPK8K= 新闻局拨下500万元台币的辅导金,500万元还不够拍半部电影,陈怀恩夫妇把房子拿去贷款,加上手机大厂多普达和自行车大厂捷安特赞助的1000万元,《练习曲》终于可以开始了。2005年陈怀恩去勘景,绕了台湾16圈,他要寻找代表台湾生命力,展现台湾人情纯朴与趣味的景点与物事。2006年实际开拍时,不过一年,因为台风,因为开发带来的破坏,陈怀恩发现许多地方已经面目全非。
y/Nvts2!C 《练习曲》的故事很简单,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阿明背着吉他,骑上自行车,独自一人展开7天6夜的单车环岛旅程。他选择逆风的环岛路线,从高雄出发,由东岸骑向西岸,沿途有12段与人的偶遇。在海边,他遇到了要将太平洋的风捕捉入境的电影导演;在花莲海边,他遇到了来自立陶宛、故乡没有海的女孩。他遇到了将要退休的小学老师,遇到了到八斗子海滨出游的一家人。在宜兰的莎韵之钟纪念公园,有解说员正在解说一段不再被记忆的历史;游览车司机固定载着一群失业女工到已外移中国大陆的工厂,拉白布条抗议兼郊游,他和她们分享便当;骑到彰化,他回到阿公阿嬷家,左邻右舍正热烈谈论妈祖绕境,第二天他看着阿公虔敬地跪在路上让神轿从身上越过去,他站在人群里,不断用手拭去眼角的泪水。
O/Da8#S< 在新竹他遇到涂鸦少年,在云林他遇到了孤独一人的单车骑士,骑士告诉他,一起骑车的同伴因为下海救溺水学生,失去了生命。
eyy&JjVs 电影并没有从东明相的出发开始,而是把最后一节留给了他从高雄出发那一天。结束即出发,从高雄到太麻里,他遇到素人雕塑家,用雕塑怀念父亲和母亲。片末,原住民歌手胡德夫在昏黄的海边以沧桑嗓音唱着《太平洋的风》:最早的一件衣裳,最早的一片呼唤,最早的一个故乡,最早的一件往事,是太平洋的风徐徐吹来,吹过所有的全部?
_~6AUwM 电影拍完了,陈怀恩先请“电影专业人士”验收,影评人泼了陈怀恩一身冷水:“没有剧情的张力与冲突”、“没有卖点”,换句话说,它不会吸引观众。这也确是台湾电影的弱处,导演和编剧总是不肯说一个好听的故事,或说没有能力说一个好听的故事,观众如果不能从故事中得到满足,还会善良到进一步去探问这究竟有无更深层的意义?为什么我们看不懂?正是沉闷灰暗、不知所云的所谓“艺术”电影把观众给驱逐了。
KUB"@wUr 没错,《练习曲》并没有一个结构严谨的故事,不喜欢的观众问说:“这是年度观光倡导片吗?”“是台湾没有特色,还是导演没有抓到重点?为什么我完全没有被感动?”但是通过参加影展:绿色影展、金马影展、台中教育扎根影展它却悄悄地累积?000多名观众。当然有人感觉平凡无味,太像纪录片,却也有人感动到掉眼泪。感动的力量最主要来自于观众从影片中发现“原来台湾土地这么美,人这么好”。应该说陈怀恩把台湾/台湾人拍得十分真实,恰如其分,并没有过度美化,只是刻意淡化它的混乱与粗俗,那不是光用嘴巴喊着“爱台湾”可以做到的事;感动的力量也来自于影片确实贴近了一部分岛民的生活经验,如白沙屯的妈祖绕境,以及处处只有当地人会注意到的,以至于会心一笑的细节。这成为一股绝地逢生的力量,让从未发行过国片的美商华纳经理石伟铭把《练习曲》的制片王耿瑜找去商量,表示愿意提供试片室为它办试片会,并确认以“一部观众会喜欢的电影”作为营销主轴。强势商业体系的介入使得《练习曲》从原来只打算花240万元台币拷贝,在3家戏院放映以“草草结案”,对新闻局有所交待,大翻身为全省16家戏院播映,创下1700万元台币票房,并带动单车环岛风潮。听着胡德夫的歌,2008“总统”候选人马英九骑过了单车,当然也看了电影。
YwKY3kL 真的已经低迷太久、沉睡太久了,台湾需要自己的电影,需要拍出有人愿意为它走进电影院的电影。《练习曲》象征一个新的开始,一次梦想的演练,至于有没有奥斯卡已经不重要了。
<6Br]a60RR
U-|gtND
g*8s
h
)L^WD$"'Q
N=|w]t0*yc
|~'{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