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加速赶底”阶段怎样减少亏损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zhongweiyaz
级别: 强的不是人

多谢发贴的人[3597]

 “加速赶底”阶段怎样减少亏损

0
                                           u0KZrz  
     TY[d%rMm  
    “跟跌不跟涨”的沪深股市在经历短暂的“红五月”之后,又步入“下跌市”。大盘和个股出现较大幅度调整,市场进入“加速赶底”阶段的技术特征显露无遗。 zXU{p\;)\  
    所谓“加速赶底”阶段,通常指大盘或个股在上行受阻、进入下跌周期后,持续时间较长、下跌幅度较大的“主跌阶段”。若按下跌速率细分,“加速赶底”阶段又由起跌、加速和见底三个部分组成。在“加速赶底”阶段操作的重点,不是争取盈利的最大化,而是在控制好系统性风险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亏损。 GE+csnA2  
    在“加速赶底”阶段操作,若能成为为数不多的幸运者,取得逆市收益,自然是最理想化的状态,但难度极大。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切合实际、较为现实的选择是摒弃幻想、控制风险、减少亏损、保存实力,尤其是在“加速赶底”阶段的起跌期和加速期。简单实用的减亏技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 j{pz  
    控制仓位减亏法。众所周知,在个股跌幅不变情况下,仓位越轻,亏损越少。反之,仓位越重,亏损就越多。譬如,在大盘下跌10%,所持股票也跌10%情况下,若股票仓位为100%,此时账户市值的亏损比例也为10%,与大盘相同。但若仓位控制在50%,账户市值的缩水比例就由10%下降为5%,控制仓位的直接功效就是减少账户的亏损比例。减亏方法为:在“加速赶底”阶段,满仓操作不可取,空仓操作同样是大忌,通常情况下以半仓持股为宜。与此同时,随着大盘和个股的反弹逐步减轻仓位,随着大盘和个股的下跌逐步增加仓位。 4 Wd5Goe:  
    弃强择弱减亏法。在“上涨市”,一些强势股往往表现为“强者恒强”,若轻易放弃,就会与牛股失之交臂,留下遗憾。但在“下跌市”,特别是处于“加速赶底”阶段,强势股“补跌”的几率明显增多。而弱势股则正好相反,“少跌”甚至“补涨”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所以,防强势股的“补跌”应成为此阶段减亏的首要任务。譬如,在大盘下跌10%,股票仓位为50%情况下,如果所持弱势股只跌5%,此时账户市值的亏损比例为2.5%,只有大盘跌幅的四分之一。反之,同样在大盘下跌10%,股票仓位为50%情况下,如果所持强势股大跌20%,此时账户市值的亏损比例则由2.5%增加到了10%。减亏方法:卖出阶段涨幅巨大、主力获利丰厚的强势股,买入阶段跌幅较大、主力深套其中的弱势股。 >$52B9ie  
    以静制动减亏法。即使在“加速赶底”阶段,在挂牌交易的2000多只A股中,依然有一些逆市飘红甚至强势大涨的股票吸引投资者的眼球。此时,若不参与这些股票的操作,可能会错过一些短线获利机会,但也不会导致“操作性亏损”。但一旦参与操作,盈利的可能性不大,但亏损的概率很高。细心的投资者日后都能发现,在“加速赶底”阶段,以静制动“不操作”是减亏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减亏方法:当大盘和个股运行在“加速赶底”阶段,尤其是个股跌势不止、操作把握不大情况下,应暂停交易,在控制好仓位、选择好股票的前提下,既不买入、也不卖出。 NG!Q< !Y  
    以小搏大减亏法。在对相关股票的业绩和股性比较熟悉,加之短线操作的成功概率较大的情况下,对其中的大部分仓位“以静制动”,对另外小部分仓位进行短线操作,通过高抛低吸、赚取差价,达到摊低成本、减少亏损的目的。譬如,在大盘下跌10%,个股下跌5%,仓位控制在50%的情况下,账户市值原本亏损比例为2.5%,如果通过小部分仓位的高抛低吸,取得了账户总值1%的收益,此时账户市值的亏损比例则由2.5%下降至1.5%。 8"UG&wLT  
    值得注意的是,以小搏大减亏法具有两面性,操作得好,能减少亏损,但若操作不好,也会增加亏损,导致适得其反。减亏方法:所有交易必须符合高抛低吸要求,即每次卖出都必须与当初买入数量相同,成交价在买入价之上;每次买入都必须与当初卖出数量相同,成交价在卖出价以下,通过低买高卖、配对交易,达到以小搏大减亏目的。 }V,M0b>  
    总之,在“加速赶底”阶段,正确的减亏技法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控制风险、减少亏损的能力,二是把握机会、抄底逐利的本领。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抄底逐利的本领甚至比减少亏损的能力还要重要。多年的股市投资经验教训表明,只有在“加速赶底”阶段,采取正确的减亏技法,一手抓风控减亏,一手抓抄底逐利,才能在多数投资者出现亏损的情况下成为赢家。 +p6\R;_E  
     /l%qq*Ew  
Z9~Wlt'?  
                                                             来源:金融界
顶端 Posted: 2013-06-23 09:15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蓝调粤语 » 股金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