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北半球遭受暴雪重创 巴格达百年首次降雪(组图) - 搜狐社区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混世魔王
★爱谭淑媛◎¤☆
级别: 圣人

多谢发贴的人[432]

 北半球遭受暴雪重创 巴格达百年首次降雪(组图) - 搜狐社区

0
VXXo\LQUU  
雪灾天气席卷了北半球 8 P85qa@w  
(G $nN*rlu  
雪灾天气席卷了北半球 H_KE^1  
u,e'5,`N  
雪灾天气席卷了北半球雪封北回归线 < .&t'W  
R+k-mbvnt  
P/snzm|@  
当童话逐渐消逝,遭遇现实的苦难,生命的罹亡令人伤悲。从去年开始的雪灾天气席卷了北半球,雪花甚至飘向了北回归线以南地区。很多地区都出现了多年甚至百年未遇的雨雪天气。大雪在全球多个国家形成了危害,致使众多人员死亡。大雪带来的灾难让各国措手不及,即使有抗雪经验的国家也不例外。 +6 t<FH  
(e sTb,  
JF!?i6V  
钱平广 `RDl k  
|P7c {  
ks|[`FH  
在全球生存环境逐渐恶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应对恶劣天气、完善救灾机制和保护生态正在成为各国共同面对的课题。 <ABN/nH  
nD6mLNi%a  
Z&FC:4!!  
北纬20度 :acnrW>i[@  
"]J4BZD  
sW!pMkd_  
30年没见过那么大的雪 %}jwuNGA  
RK?b/9y  
fTiqY72h  
今年年初,暴风雪一直向南侵入到北纬20度左右的墨西哥中部地区,让习惯了温暖气候的当地人不得不点起火炉取暖。 c#sPM!!  
'W>Bz,M6yo  
p'UYH t  
1月2日,伊达尔哥州山区的居民们收到了一份意想不到的“礼物”———当天清晨,在这个冬季温度基本在10摄氏度以上的地方,居民们醒来后不仅发现气温骤降,而且屋顶、街面都被雪花覆盖。 9n{tbabJ  
h<H.8.o  
`&$"oW{HW  
当地媒体说,这是十年不遇的大雪,老人们却说至少有30年没见过雪了。墨西哥人显然也被这场突如其来的降雪搞得措手不及:公路上的雪结成冰,路面上横躺着被雪压断的树枝,人们为了外出欣赏难得一见的雪景,还酿成了好几起车祸。 q !\Ht2$b  
9,|{N(N<!  
Poy ]5:.  
数度南下的强冷空气,还让一大部分墨西哥人尝到了零摄氏度以下的寒冷滋味,杜兰戈州的洛西亚村两周前温度骤然降至史无前例的零下18摄氏度,纬度与海南相同的墨西哥城竟然降至2摄氏度,有的州还传出了冻死人的噩耗。 <>$`vuU  
Eyi^N0  
^$qr6+  
而在中国近些年来根本不可能看见雪花的一些南方地区,像广西中越边境的沿海地区、南宁以南、广州以及福建等地,也遭遇了罕见的雨雪天气。 tiG=KHK%o  
ETvn$ Jdp  
)W9W8>Cc5_  
北纬33度 USf pCRj9  
G)5w_^&%  
Jydz2 zt!  
巴格达“传说中的雪” H.|v ^e  
({ 'I;]AQ  
qN((Xz+AZE  
伊拉克首都巴格达1月11日降下约百年来第一场雪,为这座历经战火的古城带来意外之喜。历经近五年战火蹂躏后,巴格达居民穆罕默德·阿卜杜勒-侯赛因似乎对什么都见怪不怪了。但当日醒来后,他睁大了眼睛。虽然沾地即化,但那空中飘落的白片应该就是传说中的雪。“我这辈子第一次看到巴格达下这样的雪。”这名63岁退休老者说。据报道,雪从当天拂晓前开始下,持续到上午9时多。 f)w>V3~w,  
mh`~1aEr  
rFJ(t7\9h  
降雪在伊拉克北部库尔德山区不少见,但在巴格达及周边地区绝大多数居民眼中,雪是类似雨和冰雹的一种稀罕物。一些巴格达市民告诉记者,他们以前只在电影中见过雪。他们把罕见的降雪看成是“和平的预兆”。 Nd!0\ "AE  
$g&,$7}O_  
I;iJa@HWQ  
大雪11日也造访伊拉克邻国沙特阿拉伯北部地区,但“脾气”明显比在巴格达大。暴风雪挟时速50公里寒风呼啸而来,把当地气温拉到零摄氏度以下。当地媒体报道说,沙特眼下要熬过20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天。 ,'[L6 =#  
f w aq  
sYnf #'  
此外,以色列也遭遇了大雪,北部山区积雪深达7米,压塌民房,已造成4人死亡。耶路撒冷和约旦河西岸积雪达半米,城市的主要公路关闭。约旦积雪造成交通事故200多起。黎巴嫩大雪已造成6人死亡。由于气温降到历史最低的零下29摄氏度,中东地区对于这种灾害没有准备,居民也没有防冻经验,导致中东地区的医院人满为患,需要通过国际合作共同来应对此次自然灾害。 q\wT[W31@  
1L722I @  
"@: b'm  
美国 $s$j</.q  
dqwCyYC  
Y1 RiuJtL  
地狱般的严冬 eytd@-7uX  
#B7_5y^  
<aps)vF  
美国西部地区1月初突然进入了地狱般的严冬。短短一个周末,加利福尼亚州的降雪量就超过了去年全年总量,许多峡谷一夜之间积雪就达到了2米多深。内华达山脉的积雪也有1.8至2.5米。 M$&aNt;  
^M?O  
r[; .1,(  
在华盛顿州,一场雪崩将行驶中的两辆汽车掩埋,并一度造成9条州际公路交通中断;在俄勒冈州,5名游客因大雪被困在一辆旅行车中,后被警方解救。 pzcV[E1  
}{"a}zOl  
lm'L-ZPN  
与此同时,美国东北部地区上月30日也遭遇了严寒和大风袭击。纽约州许多学校因此停课,大风还掀翻路上行驶的拖车,刮倒树木、电线杆和建筑工地上的脚手架,导致一名建筑工人死亡、另一人严重受伤;在俄亥俄州,狂风致使一列火车出轨,十多节货运车厢翻入水中,但目前尚无人员伤亡的报道。此外,由于大风和路面结冰,美国东北部和中部的许多州际高速公路已关闭。 S[!sJ-rG  
而灾难仍在继续,纽约州许多学校因此停课,1日再传出交通事故,至少4人丧生。 EHpIbj;n  
vbT"}+^Sh  
>q+o MrU  
俄罗斯 >y&Db  
E`vCYhf{  
+EI+@hS  
常温零下40摄氏度 T)%34gN  
uJ:'<dJ  
*n9t~t6GHg  
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南部的图瓦共和国和阿尔泰共和国部分地区近来气温骤降,最低气温达到零下45摄氏度,中小学被迫停课。 8r"$o1!  
QLNQE6-  
aH@Ux?-}  
图瓦共和国部分地区自1月中旬以来最低气温一直保持在零下40摄氏度左右,2月1日,首府克孜勒的最低气温降到零下44摄氏度,埃尔津等三个地区的最低气温降到零下45摄氏度,这些地区的中小学已经停课十多天。 IIC1T{D}v  
E]z Td$v6  
n _G< /8  
当地教育部门决定,在气温有所回升的地区,中学生在上午11时后上课,小学生仍然留在家里。 *>otz5]  
*#ccz  
_T[=7cn  
在与图瓦共和国毗邻的阿尔泰共和国,部分地区的最低气温也降到零下40摄氏度左右,五个地区的中小学校已经停课一周。 X$"=\p>X  
eK_Q>;k5A  
:?1 r.n  
在欧洲其他地区,西班牙罕见的大雪导致路面交通堵塞、海上交通中断;罗马尼亚部分地区积雪达50厘米,该国东南部交通严重瘫痪;土耳其随处可见汽车在湿滑的路面上进退两难。 5|l&` fv`  
|&JCf =  
Az +}[t  
加拿大 p-]vf$u  
W/*2I3a  
b"U{@  
最低降至零下60摄氏度 eKd F-;  
sZ`C "1cX  
b21c} rI3  
加拿大,60年来最大的暴风雪于去年12月袭击了多个省份,导致公路关闭、部分地区断水断电、几百个航班被取消。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现在仍然没有结束。连日来强风伴随冻雨和大雪从西至东横扫加拿大全境,导致大部分地区气温急剧下降,北部努纳瓦特地区的最低气温降至零下60摄氏度。 j=U [V&T  
Wn*>h'R  
U1pL `P1  
温哥华西部地区1月29日发生7车连环相撞,其中还包括一辆公共汽车。该车卡在路边的沟渠边摇摇欲坠,所幸车内的司机及8名乘客被及时救出,并没有人受伤。 j^DoILw  
[%U(l<  
HWe?vz$4"  
萨斯克其万东部原住民保留区内一名3岁及一名1岁的女童被冻死。当时因为寒风凛冽,气温可能达到零下50摄氏度。两名女童的父亲严重冻伤,目前仍在医院恢复中。
爱谭淑媛


给个THANKS
顶端 Posted: 2008-02-04 10:53 | [楼 主]
luminghui888
级别: 普通人

多谢发贴的人[1043]

 Re:北半球遭受暴雪重创 巴格达百年首次降雪(组图)

电影<后天>,全球暴风雪啊!
顶端 Posted: 2008-02-04 11:20 | 1 楼
spica
Os quiero para siempre.
级别: 论坛版主

多谢发贴的人[3191]

 Re:北半球遭受暴雪重创 巴格达百年首次降雪(组图)

原來外國都一樣!
歡迎光臨我的店鋪: http://shop57054641.taobao.com/
顶端 Posted: 2008-02-04 11:49 | 2 楼
Mc.大儍儍
级别: 强的不是人

多谢发贴的人[15638]

 Re:北半球遭受暴雪重创 巴格达百年首次降雪(组图)

后天 来了. 全球冰封起来...我地稳只图书馆来住

顶端 Posted: 2008-02-04 12:21 | 3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蓝调粤语 » 新闻资讯



Total 0.024307(s) query 6, Time now is:02-05 13:58, Gzip enabled 粤ICP备06028238号
Powered by v6.3.2Certificate Code © 2003-08 PHPWind.com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