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煤老板投资山西遭遇煤炭业重组回乡
从今年5月开始,饱受诟病的温州“煤老板”第一次成为众媒体“同情”的对象,有媒体提出,“煤老板”将成为历史名词。 l&A` Ji[w; [qL 这一切都源自于今年5月山西省出台的《山西省煤炭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KE3v3g< yN o8R[M 兼并重组之后,山西省所有登记在册的中小煤矿,都将被收归国有或国有企业控股。 ^9RBG#ud XHg%X 这一政策,震动了浙江。浙商在山西投资煤矿企业已超过450家,投资总额在500亿元以上,其中大多为温州资本。煤矿调整重组后,很多在山西投资的温州煤老板将血本无归,昨日“黑金”,今成“烫手山芋”。 m #eD v* }00e@a 本报记者历时一周,赶赴山西采访,揭开煤老板们的心声。 -ur]k]R e](=)h| 昔日井巷工成亿万富翁 Z7/dRc
+J4t0x
10月10日,山西南部的小城晋城天空满是阴霾。 MnI $% 4dK@UN\ 10余位来自温州苍南的煤老板们聚集在当地的兰花宾馆,他们正准备接待一批苍南老家的政府官员,但话题一下子转到山西煤炭产业重组上去了。 E)E! Y"jDZG? 面对记者的采访,被公认“做得比较大”的“煤老板”严将权(化名)不停地抽着中华烟,显得很疲惫。
wm8x1+P :jX~]1hpmA 严将权6年来投资3个多亿,与政府进行一场“逐富”赛跑游戏,可这次他输了,像他这样的温商,还有很多。 e`
rY
]X W Q&<QVK 25年前,他只有17岁,1.6米的个头,从苍南农村到山西的煤矿,成了一名井巷工人。 u@EM,o PS22$_} 后来,煤炭业不景气,投资人付不出工程款,严将权“被迫”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个煤矿,之后的几年里,煤炭业市场开始复苏,严将权手中的煤矿身价迅速上涨,令他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V"ZbKV+[ Nw2 bn 2000年初,严将权成了“亿万富翁”。 %ze1ZWO{ yBj)#m5! 2003年,他在晋城的东山花了五六百万元买下一个几万吨的小矿,准备继续在煤矿中赚取大额利润。 Td
>k \< ]>L]?Rm 矿还没采,政策就变了 Jq#Cn+zW eQx"nl3U% 2004年,山西煤炭产权改革,将年产3万吨以下的小煤矿彻底淘汰,试图通过资源整合遏制频发的矿难。 f)x}_dw% u3:Q t2^S 严将权决定趁势而上,以期迅速在市场中确立地位:“继续大量投入,引进设备,让我的矿达到政府设定的标准。”他自信手中有相对雄厚的资本,能在竞争中占得优势。 gNd
J=r4 QA(,K}z~^S 他花了大笔的钱,办全各项手续,成功将自己煤矿的产能从原先的4万吨提升到9万吨。 ,f+5x]F?m ]EnaZWyO] 2006年,山西省政府出台《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办法》,淘汰关闭核定生产能力9万吨/年以下的煤矿,并第一次对煤矿进行强制整合,整合的主体是规模达到30万吨以上的煤矿。 `[&2K@u N96BWgT 和上次不同的是,此次山西开始煤矿的产权改革,规定只要交一笔“资源费”,即“采矿权价款”(各地价格不一),矿井的储量和生产达到一定要求,个人就可合法拥有(在此之前,采煤只需向国家缴纳每吨几毛钱的费用,地下的煤田便可随意开采)。 Mg$9'a"[\ >i%w'uU “比如你想开采一个总量1000万吨的煤矿,那么你要交每吨7元(各地价格不一)的‘资源费’,也就是7000万元,一次付清。”严将权说。 0d ->$gb RX1{?*r]Z “资源费”再次将一些缺乏资金实力的人拦在了采矿门槛外,严将权又趁势花了几千万,在附近买了一个矿。 2&fwr>!$ F/SsiUBS 他告诉自己,只要这些矿一开始生产,一两年内就可以回本。他在交了上亿的“资源费”后,再次不厌其烦地为他的矿提升产能、“跑手续”。 RKkI/ Z0
,<^HB+{Wo “手续”一跑就是两年,他都记不清花了多少钱。 u&XkbPZ%4c H@ms43v\ “矿上经常有人来检查,普通工作人员5000元,干部上万,这些钱都得给。”严将权的司机见证了这一切。 %}
,G(> ef;L|b%pp 温州煤老板黯然回乡 /AW>5r] Ne7{{1 2009年,严将权按照30万吨矿井的建设要求,上了机械化设备,还盖了会议室、食堂、澡堂、矿工活动室等。 5ba[6\Af p8d n-4 “2003年买的矿,几年下来我总共投入了两亿多,2006年买的矿我投了一亿多。”严将权说,他终于等来了开工。 Y0\\(0j64 k)V%.Eobf 可是总共开工3个月,开采了一个月煤,政策又变了。 v|(b,J3 ~+egu89'TU 今年5月,山西省出台《山西省煤炭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到2011年,山西全省煤炭矿井总数由2598座减少到1000座,到2015年减到800座,原则上企业规模不得低于300万吨,单井生产规模不低于90万吨,保留矿井要全部实现以综采为主的机械化开采。 xPup?oP > aX)
./ 更为重要的是,所有小煤矿都要关闭,所有煤矿都要挂靠国有企业。 Xb-c`k~_ KB R0p&MN “这几年我一直在投入,一直没有产出,一下子让我转让煤矿,我接受不了。”严将权说,“我投的3亿多怎么办?” az;jMnPpR5 &vX!7Y 在山西长治有4个煤矿的王积旅也于近日回到苍南老家,因为他4个煤矿总计300万吨,有一个被关停,另外3个被整合。 m`IQ+,e uyt-q|83= “(3个煤矿)我占49%的股份。”王积旅告诉记者,现在几个煤矿都停着,他呆在山西也没什么事情,就回了老家了。 (mIJI,[xn hO.G'q$V ●新闻助读 Jx$#GUl#j #
pQ"+X 山西不要带血GDP ]}7rWs[|1 L
?27q 山西省于今年5月出台的《山西省煤炭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意味着最新最彻底的煤炭业重组,这一现象被称为该省煤炭历史上最大的“经济事变”。 Au} ;z6k Gj19KQ1G 近年频发的“矿难”对山西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山西煤矿业带来的发展甚至被称作是“带血的GDP”。 }K80G~O2< DsJn#>?Kh 山西小型煤矿数量长期保持在五六千座以上,目前年产30万吨及以下的煤矿仍占矿井总数的80%以上,综合机械化采煤的仅占煤矿总数的12%。 E(!6n= qR ~po%GoH(K 小型煤矿因生产方式落后、管理水平低下、不安全、不符合产业政策甚至违规开采等问题,近年来成为社会各界口诛笔伐的对象。据不完全统计,大约90%的煤矿事故都发生在地方小煤矿。 YB
B$uGA (F[/~~ 山西省一位领导曾总结了小煤窑的四宗罪:浪费资源、污染环境、草菅人命、腐蚀干部。 )_^WpyzF1 3U"') 如今,山西省所有登记在册的中小煤矿都将被兼并。 Eu/y">;v# L\m !8o4 兼并重组之后,山西煤炭产业结构将发生历史性变化,企业主体从此前的2200家缩减为130家,煤矿在原有2600多座的基础上压减60%多,只保留1000座矿,国有或国有控股煤矿由过去产量占全省煤炭总量一半左右、矿井数量只占小部分,转而成为绝对主导地位。 /;NE]{K )s<WG} 兼并重组整合后的煤炭企业规模原则上不低于年产300万吨,单井产能不低于90万吨;煤炭生产全部实现机械化开采;煤矿高管逐步实现职业化和专业化,全员培训后上岗。 kq%gY |1+(Ny.%k “煤老板”这个被无数人诟病、也被无数人羡慕的暴富群体,或将不复存在。 aaz"`,7_ vdT+,x` 据新华社 8| e$ H
KiVEg 煤炭政策5年之变 _TOi
[GT f']sU/c= 2004年,山西进行“煤炭产权改革”,全省同时关闭了4000多座非法煤矿,并将年产3万吨以下的小煤矿彻底淘汰,试图遏制频发的矿难。 w,![;wG J[!x%8m 2006年,山西省政府出台《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办法》,淘汰关闭核定生产能力9万吨/年以下的煤矿。 1rv$?=Z *hZ~i{c,7 整合的主体为规模达到30万吨以上的煤矿。同时,整合后的煤矿从此需要缴纳“采矿权价款”,焦煤3.80元/吨,动力煤1.50元/吨。 PPCTc|G Vo9>o@FlLM 2008年,山西省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要求到2010年全省矿井个数控制在1500座以内,使大集团控股经营的煤炭产量达到全省总产量的75%以上。 |rxKCzjm "VDk1YX_&l 2009年4月,《山西省煤炭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其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全力推进山西煤炭产业整合:到2011年,山西全省煤炭矿井总数由 2598座减少到1000座,到2015年减到800座,原则上企业规模不得低于300万吨,单井生产规模不低于90万吨,保留矿井要全部实现以综采为主的机械化开采。 p584)"[*t eyf4M;goz} 2009年8月,国家安监总局等14个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深化煤矿整顿关闭工作的指导意见》,重申力争到“十一五”期末(2010年)把全国小煤矿数量控制在1万座以下。据《南都周刊》(本报记者 章建森 通讯员 潘祝平)来源:今日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