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观星塔上的凶杀案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无名小卒
级别: 普通人

多谢发贴的人[1693]

 观星塔上的凶杀案

0
  昨日清晨科学院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研究生严勤学死在观星塔最高的平台上,身上没有明显的伤痕。经仔细检查,发现严勤学的右眼,被一根长约3厘米的细毒针刺过。在他的尸体旁边,有一枚沾满血迹的针。由现场情况看来,严勤学显然是自己把刺进眼中的毒针拔出来以后才死亡的。此事目前尚未对外公开,也没有查出任何线索,现在整个科学院已经为这件事起了很大的骚动。 :z=/z!5:j  
1a {~B#  
  观星塔是个独立单位,而且,下面的大门是锁着,没有钥匙绝对无法打开,也没撬开的痕迹,严勤学可能是锁好大门才到平台上去的。所以我们推测凶手一定不是从钟楼的大门进去的。 ?k4O)?28  
GiBq1U-Q  
  这平台的位置是在四楼的南侧,离地面差不多有26公尺的高度,观星塔的旁边还有一条河流,自钟楼到对岸也有4O公尺的距离,昨夜又刮着很大的风,即使那凶手是从对岸用吹笛把细毒针发射过来,也不可能那么准地打到严勤学的右眼。 o5+N_5OE}E  
9\W~5J<7  
  可是,严勤学却正是被此毒针打中右眼而死的。那么到底谁是凶手呢?又是用什么方法把人杀死的呢?这真是一件令人百思不解的案件。 5 Am*1S^  
_nRY5YnL4P  
  科学院的院长把严勤学的死亡,视为自杀事件处理,想在院内简单地替他办葬礼,可是,谁又能相信一向信仰坚强、好学不倦、对大自然充满热爱的研究生,竟会采用这种方式自杀呢? Jrlc% ,pZ  
XQ:HH 8  
  这时科学院中的人员均议论纷纷,特别跟严勤学最接近的潘教授,更是不同意院方所下的定论。于是就展开了调查,决心揪出凶手,为严勤学伸冤报仇。 fU~>A-P  
5v8&C2Jy@  
  从调查的过程中,知道严勤学为更好地研究太空中的一切,每晚都偷偷地在观星楼认真观察天上星星及月亮的活动,大风大雨也从不间断,这一切的表现,更坚定了潘教授的信心,更坚持了严勤学是被杀而不是自杀的看法。 wxPg*R+t  
ih1s`CjG  
  潘教授调查了跟严勤学最接近的几个学生,又知道,严勤学是某富商之子,他有一位同父异母的弟弟,今年夏天,他父亲因病去世,严勤学打算将他所得到的那份遗产,全部捐给科学院。可是严勤学的弟弟却认为他这种做法相当愚蠢,他曾经威胁严勤学说:如果不马上停止他这不智之举,他就摇向法院提出控诉,禁止严勤学的继承权。 2v KnxK+ 5  
{: EQ  
  “在发生此案的前一天,严勤学的弟弟寄来了个小包裹,小包裹内装什么东西,严勤学没有告诉任何人,昨天,我来清扫房间时,也没有看到那个小包裹,说不定,凶手是为了窃取小包裹,才对严勤学下毒手的。”院中的清洁工对潘授教说了以上的话。 N i^pP@('  
j#%*@]>Tg  
  年迈的潘教授此刻闭上双目,静静地思索着,又睁开眼睛,望着那水波款款的河水悠然地在流着。这时潘教授就与警方商讨事件的真相。 NXDV3MH=  
#'z\[^vp  
  “这是我照情形所作的推测,根据常识和观察力来判断案情,是不会相差太远的,在案情未公开之前,能不能叫人打捞此河,我虽有很妙的推理,但若没有证据,是没有人肯俯首认罪的,我这种推理,只不过是一种假设而已。” avls[Bq  
hD\C[C,  
  谁是杀害严勤学的凶手呢?潘教授的巧妙推理又是如何呢? Y VTY{>Q  
ja2LQe@ Q  
nLkC-+$tM  
  【“过后终于在河底找到这个望远镜,这是一个长度仅四十厘米的望远镜。严勤学的弟弟送来的那个小包裹,一定就是这个望远镜!但这个望远镜怎会和杀人案扯上关系呢?”  潘教授把望远镜仔细地看了看,过了一阵说:  “我的推测一点也没错,这个望远镜是可以随时拆开的,严勤学的弟弟把细毒针装在这个望远镜的镜筒内,当严勤学把望远镜放在眼镜上,一面用手转动镜筒中央的螺丝,来调整镜头焦点,藏在镜筒内的细毒针受到弹簧的反弹力便跳了出来,正巧刺进严勤学的右眼,严勤学惊慌失措,把手中的望远镜扔了出去,望远镜就是这样掉进塔楼下的河里,虽然严勤学及时用手拔掉了刺在眼中的细毒针,可是这样更加快了他的死亡”】
顶端 Posted: 2007-05-16 02:58 | [楼 主]
jasonhand
西米濑仁
级别: 高人

多谢发贴的人[52]

 

杀人手法真系层出不穷
顶端 Posted: 2007-05-16 07:39 | 1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蓝调粤语 » 侦灵地带



Total 0.010796(s) query 6, Time now is:12-29 13:20, Gzip enabled 粤ICP备06028238号
Powered by v6.3.2Certificate Code © 2003-08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