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富二代”们为何会迷失 用自毁方式挑战父母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qinzheng2009
级别: 新人

多谢发贴的人[102]

 “富二代”们为何会迷失 用自毁方式挑战父母

0
最近,“富二代”们成为了新闻焦点。 ?RyvM_(N6  
#SOe &W5  
5日,在成都,因车主涉嫌超速行驶,26辆法拉利、玛莎拉蒂等豪华跑车5日在成南高速被警方拦下,如此多的豪华跑车汇集在一起的照片一时传遍网络;6日,这备受争议的26辆豪华跑车再次出现在成灌高速上,以210公里的平均时速仅用13分钟就跑完了45公里的路程。据报道,这些跑车来自全国各地,车主是清一色的“富二代”。 93,ExgFt  
9bvd1bKEW  
12日,在福州一家KTV,一位“富二代”王某调戏19岁的少女小肖遭拒后大打出手,令小肖牙龈撕裂,牙齿脱落一颗,整排牙齿松动,右下颌骨骨折。事发后,持有美国绿卡的王某企图逃出国外,相关部门已将其资料发到各边防检查站和出入境管理部门,若王某意图离境逃避处理,警方将第一时间对其进行拦截。 8i"fhN3?Y  
s=+G%B'  
13日,更恶劣的事情发生。在重庆江北茂业百货,一个男青年持双刀将自己穷追无果的一个女大学生砍死,据称该青年是重庆一个家境富裕的【www.canton8.com不良信息过滤】。 {QJ`.6Kt  
yK;I<8+>_  
最受瞩目的“富二代”是杭州富家子弟胡斌,两个月前,他涉嫌在闹市飙车而将风华正茂的浙江大学毕业生谭卓撞死。事发时,他改装过的三菱跑车将谭卓撞得飞起5米高,飞出20多米外。并且,非常恶劣的是,事发后一些富家子弟在现场谈笑风生。 A&#Bf#!G  
fW`F^G1R  
15日,胡斌案在杭州开审,胡斌当庭否认自己飙车,这再度激发了全国网民们的愤怒。 Su~`jRN $  
3 + 'w%I  
“富二代”们到底怎么了,这些新闻主角们有着什么样的心理? !Zx>)V6.  
u[@*}|uXM  
最近,一个朋友来广州为自己家族的企业出差,我们聊起天来。他说,自己现在经常找个理由就出差,因为在家里经常感觉无事可做,如果真想做事,就会免不了和老爸因为意见不合而起冲突。他老爸控制欲望很强,希望家族企业完全按照他的意思运作,儿子根本插不上手。 {:cA'6f.b  
MDt4KD+bZ  
我想,他的故事可以说明,为什么“富过三代”是一件很艰难的事,其核心原因是,父母和子女如何相处,是一件很难的事。或者更普遍的说法是,父母该如何和孩子相处,是一件很难的事。 q3t@)+l>*  
X*&r/=  
强人的孩子给父母造麻烦 R/7l2*  
xDS9g Gr  
杭州飙车案发生后,那幅在网上流传的现场照片令我震惊到极点。照片显示,在事发现场,胡斌的伙伴中,有人一边抽烟一边谈笑风生。这太可怕了,这触发我在博客上发了一篇短文《最恐怖的一张图》: N11am  
\zU R9h  
如此放松,如此无所谓,他们在谈笑风生。 (C|%@61S  
zyE yZc?  
如果,这张图片只有这一层含义,我祝福他们,愿他们永远这么轻松惬意。 7va%-&.&t  
)c_ll;%  
可是,不是。 _\zf XHp  
sy?W\(x  
就在这旁边,躺着一个刚刚逝去的生命。一个叫谭卓的25岁的青年,死在这些谈笑风生的年轻人的伙伴的跑车下。 ] a()siT  
#t*c*o  
谭卓,浙江大学毕业生,一家外企的优秀员工,正准备和相恋9年的女友结婚。他走在回家的路上,他是一名党员,刚刚看完单位组织看的电影《南京!南京!》。 %8/$CR  
_L ].n)b  
就在家门口的斑马线上,他年轻的、有着许多梦想的身体被剽悍的跑车撞飞。 M~4!gKs  
~Hf,MLMdTf  
跑车是三菱改装车,车主叫胡斌,杭州师范学院的体育生。据网络搜索结果,父亲叫胡树明,从事服装业。 |ipppE=  
}K\_N]#6n  
他的跑车,据官方说当时时速70公里(后经专家调查应该达到84.1~101.2公里),而现场证人的说法是至少120公里。说法可以有两个,但事实只有一个,事实是,谭卓的身体,被撞飞5米高,而最终落下的地方,距斑马线有30米远。 nNr3'6lz  
r}w 9?s^rB  
这些身份,这些信息,一点都不重要。 LGkKR{ep(  
ZBWe,Xvq  
富人和穷人,这一点都不重要。 hB4.tMgZ  
bBf+z7iyc  
假若只是一场车祸,还是有跑车、飙车、超速……各种要素,仍然不重要。 V^D#i(5  
VrG|/2  
只要在这些因素之上,能加上人性中最基本的尊重。但这些尊重,从这一张照片中可以看出,没有,一点都没有。 EOiKwhrV  
6>Fw,$  
自恋幻觉!世界在我掌控中的幻觉!将彪悍的跑车开到极速时可以满足的幻觉!撞死人也可以没事的幻觉……  E7,\s   
lPQH_+)Z"  
在这种幻觉下,只有自己存在,没有别人存在。 ))vwofkw4  
l%O-c}X  
然而,如果我对于你来说不存在,那么你对于我来说一样也不存在。 e# DAa  
0J" 3RTt  
不夸张地说,这件事本身,以及事情后来的走向——譬如警方一开始称当时时速为70公里,引起了我极大恐惧,因为这令我担忧,在我们这个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和法律秩序都将不存在,存在的只有权力和金钱。 &W%TY:Da|  
qi$8GX=~r  
在这种恐惧的驱使下,我看了当时网上关于这一事件的几乎所有资料。当我看到胡斌一张登长城的照片,和其父亲胡树明的一张照片时,我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因这两张照片令我明白,这件轰动一时而且可能流传多年的事件,其核心还是一个个人事件。 hG U &C]  
),_bDI L+  
胡斌登长城的照片中,我没有看到一丝嚣张,相反看到了一些木讷。尤其是,他的眼神看上去很空洞,透露着一种说不出的空虚。相反,他父亲从照片上看起来,十足是一个自信的强人。 @QofsWC  
aap:~F{]X  
这两幅照片令我想起以前我对一位父亲说过的一句话:强人的孩子制造麻烦,有时是对强人父母表达一个特殊的信号,你们不是无所不能吗,我看看,这件事你搞得定不! i8]r }a  
这位父亲是一个强人,他希望我能帮他处理好儿子的事。他说,他的事业根本不成问题,因为不管企业遇到任何问题,他相信自己都能处理好,对此他有很确定的感觉。但最令他头疼的是儿子,他十几岁的儿子不断闯祸,闹出各种各样的事情来,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闯的祸也越来越大。尤其是,他越是担心什么,儿子就越是闹出什么问题。 ;-F#a+2]!  
>_".  
他讲了好多件儿子肇祸的故事,我发现一个规律,在他和妻子或他们请的人没有出现前,他儿子肇祸的程度都比较低,而且至少一半时候是无心的肇祸。一旦父母或父母请的人出现,他儿子肇祸的程度会进一步提升,并且情绪会变得更激烈。 /:DxB00  
b< rM3P;  
我将这个发现告诉这个强人,他听了后有些吃惊,说他的确感觉到,儿子好像是通过闯祸给父母制造麻烦,但他没有敢肯定这是真的。如果说,这的确是真的,那么儿子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Lv"83$^S9  
w K+2;*bI  
我给出了前面那个答案。 ?!ig/ufZ  
,DjZDw  
TFhj]r^ {  
富二代挑战父母的方式:自毁 UTz;Sw?~hw  
"v06F j>q  
生命中最基本的一对矛盾是,每个人都想找到自己的价值感,而且这种价值感总是要在关系中去寻找。 f55Ev<oOa  
#'[ f^xgJ  
这样一来,假若我的高价值感“我很棒”是建立在别人的低价值感“你很差”的基础之上,这就对别人造成了伤害。 q &.!*rPD  
^s-3U  
所以,存在主义哲学家们才说:“他人即地狱。” z)0Fk  
LImD]e`  
例如,在父母和孩子这一个最常见的人际关系中,父母和孩子都想寻找价值感,而且都是想在彼此的身上寻找价值感,但假若父母的高价值感“我很能干”是建立在孩子的低价值感“你什么都做不了”的基础之上,父母就对孩子造成了伤害。这种关系越彻底,父母就越是孩子的地狱。 &xVWN>bd^  
ifkA3]  
亲子关系的一个难题是,一开始,看上去,孩子的确是什么都做不了,而父母也的确像是无所不能。当孩子越小的时候,父母越是无所不能,对孩子而言就越好。例如,对孩子特别敏感的妈妈,能够凭感觉捕捉到孩子的种种需要,别人只能听见孩子在哭,而这样妈妈能听出不同的哭声,知道这些哭声不同的含义,从而可以在第一时间满足孩子的需要。 ` mi!"pmw  
6 B )   
所以,心理学家们会说,在孩子1岁前,没有过分的爱这回事,父母对孩子越好,对孩子的帮助就越大,越容易给孩子建立起健康心理的基础。 X*sF-T$.  
W*)>Tr)o  
然而,假若孩子到了两三岁后,父母还是对孩子大包大揽,就阻碍了孩子的发展。孩子明明觉得,自己长大了,能力增强了,很多事情都可以做了,但父母一方面不给自己做事的机会,另一方面还不断否定自己,总是对自己说“你不行”。 e1#}/U  
_VJb i,V  
这不仅是一个说法,这也好像是事实。的确,有多少孩子在小时候能强过父母呢?如果说到灵性,那么孩子基本上都比父母强。但大人们好像不怎么看重这个,大人们看重的是实际的能力,在这些实际的能力上,孩子的确弱于父母。 cb+!H>+  
R#t~i&v/  
尤其是,如果你有强人父母的话,就更是如此。不仅在亲子关系中,“父母行,我不行”这种感觉会一再被重复,在其他所有关系中,别人也都会这么看。 ]Vubz54  
gm8H)y,  
可以说,做强人父母的孩子,并不是那么容易。如果你认为,实际的好处是唯一重要的,那么强人父母就是完美选择。但是,假若你认为,精神上的好处也是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那么强人父母就可能会带来巨大挑战。 ^a]:GPc  
3ySnAAG  
这个挑战的关键在于,强人父母的内心逻辑是怎样的。如果强人父母内在的关系模式是“我行,你不行”,那么,这个挑战就是很难逾越的。 3+Q6<MS q  
&45.*l|mo  
没有人喜欢低下的自我价值感,当强人的孩子发现,他们无法通过超越父母而提升自我价值感后,他们就可能采用另一种方式——通过降低父母的自我价值感以缩小自己与父母的价值感的差距。 2a G<^3  
}K/[3X=B  
于是,就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强人的孩子给父母添乱。 HTC7fS  
7J _H Ox#  
福州的“富二代”王某,因调戏少女不成而大打出手。事情发生后,可以看到,其父母动用了一切资源和一切办法去帮助儿子,甚至假扮受害人小肖的家人对警方说,他们已决定和王家私了。 } E=mZZ)  
lIf Our  
这样的父母,真是神通广大啊,不仅是有钱有权,而且非常聪明,脑子也很好使。但他们可否知道,他们的“败家子”之所以败家,之所以乱来,而且乱来得非常没水平,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在儿子面前无所不能。 </fnbyGR  
Lh+^GQ  
杭州飙车案的肇事者胡斌,他之所以在法庭上否认飙车,也许有着同样的意味。假定他的父母有那么大的影响力,他最好低调一些,在法庭上走走过场,然后再悄悄地让父母搞定事情。毕竟随着时间的流逝,公众可能会逐渐遗忘这一事件,起码怒气会削弱。 _CgD7d  
?;$g,2n  
现在,他在法庭上再次引起众怒,很可能其真正的动机对准的并不是公众,而是他神通广大的父母。你们不是说我不聪明吗,我现在就不聪明一下,看看你们该如何搞定。 DN!EsQ6  
q/[)mr|~  
对于胡斌案,我这仅仅是猜测,我不是学法律的,不懂得胡斌在法庭上这番说辞是否为了获得更轻的惩罚,但一想起他在长城上木讷的神情,又想到他多次的极速飙车,脑海里就响起一句话——或许他自己想死。 c/s'&gG33z  
k`?n( "j  
au8) G_A  
富不过三代?二代?一代? 2XE4w# [j  
H;^6%HV1  
因屡屡惹出众怒,现在“富二代”在网上成了过街老鼠,到处都有人对他们喊打甚至喊杀,不过也有分析家称,大家不用太生气,不妨心平气和一些,因为照他们这种表现,他们会自取灭亡。 k_ skn3,u  
`@ObM[0p(  
这些分析家还说,我们都知道“富不过三代”,但这个说法是欧美人先说的,那是他们那里的情形,而我们这里的情形,很可能是“富不过二代”。 5Hr"}|J<8  
}b-?Dm_H  
财富和财富能力如何传递下去,是个世界级难题,英文对此有一句俗话“Great men's sons seldom do well(意译为‘伟人的孩子难成器’)”,葡萄牙有“富裕农民——贵族儿子——穷孙子”的说法,西班牙也有“酒店老板——儿子富人——孙子讨饭”的说法,德国则用3个词“创造,继承、毁灭”,来代表三代人的命运。 P -Pt{:  
3 3V/<v  
甚至财富能否维持一代都是个难题,摩根大通投资银行通过对《福布斯》杂志最近20年的全球首富排行榜进行研究发现,在400位曾进入过全球富豪排行榜的名流中,只有1/5的人能够维持其地位,统计还表明这些有钱人的风光场面通常都维持不了20年。 0ul2rZc  
Pvtf_Qo^  
这到底是为什么?从胡斌案开始,我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最近,我想,答案可以从“巴甫洛夫的狗”身上找到答案。 GVg0)}  
巴甫洛夫是前苏联的著名科学家,他拿狗做实验,结果提出了著名的“条件反射”的学说,对心理学有着极大的影响。 Un<~P@T%  
'HC4Q{b`  
他通过实验发现,如果给狗喂食前发出一下铃声,那么几次后会发现,仅仅通过铃声就可以令狗产生进食前的反应,譬如分泌唾液。这就意味着,铃声这个条件,和食物这个本质食物一样,可以诱发出狗的进食反应了。 F2u{Wzr_@  
!:>y.^O  
从好的方面看,这是一种学习,即狗学习到,听见铃声就可以预见食物到来。 6 2LZ}yn_"  
SZgH0W("L  
但从坏的方面看,这是一种迷雾,如果狗对这个条件反射过于执著,它最终会犯一个错误——将铃声和食物混为一谈。 <"t >!I  
'd28YjtoX  
如果将食物换成价值感,而将铃声换成财富,那么就是强人家庭的故事了。 /5o~$S  
{u:DC4eut  
本来,财富带来了自我价值感,这种感觉是如此美妙,但久而久之,一个人或一个家族可能就会迷失,认为财富才是答案,而遗忘了自我价值感才是最重要的。 |HL1.;1  
al5?w{us  
于是,这个家族可能就执著于一点——钱的多少是最重要的。 6L2.88 i  
^v,^.>P  
不仅如此,条件反射有初级条件反射,还有第二级条件反射,乃至第三级条件反射等等。假若一条狗始终在一个地方,用同一种模式进食,那么它最终可能会认为,周围的一切条件都是它获得食物的预言。于是,它可能会对这些条件都执著起来,这样一来,它会离食物这个本质更为遥远。 rR7}SEa  
q H+~rj  
放到一个强人家族,其第二级条件反射、第三级条件反射乃至更多级的条件反射就可能是,那个创始人的创造财富的方式就是答案,那个创始人的所有言行就是答案,那个创始人的一切风格就是答案…… ;xb:{?  
vX{]_  
结果就是,迷失了,强人迷失了,强人的孩子迷失了,他们离财富能力越来越远,离自我价值感越来越远,离生命的本质更是越来越远。 SDot0`s>  
4Iz~3fqB7  
从根本上,每个人都想做自己,所谓做自己,就是用自己的方式找到生命的意义。对此,我特别喜欢以色列哲学家马丁·布伯的一段话: E)`+ 1j  
(j '[t  
你必须自己开始。假如你自己不以积极的爱去深入生存,假如你不以自己的方式去为自己揭示生存的意义,那么对你来说,生存就将依然是没有意义的。 .rS0zU  
:+u?A  
放到强人家庭,也许强人已经通过自己的方式找到了生存的意义,或起码说,他通过自己的方式找到了挣钱的办法,他因而成为了他自己。但是,作为强人的孩子,他们也必须通过自己的方式找到挣钱的办法,而不能仅仅通过拷贝父母的方式。 b[/-lNrc  
Ly^r8I  
实际上,在我看来,很少有孩子愿意拷贝父母的路,孩子会天然地向父母认同,不管父母是否优秀,孩子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认同父母。假若父母优秀的话,孩子认同父母的自觉程度会更高一些。但是,孩子的认同主要是个性上的认同,而在人生道路上,他们每个人都希望做自己。 * @oAM,@  
O*30|[  
然而,在强人的家庭中,很多孩子未必有这份幸运。 GI/g@RV  
~O<Bs{8  
!#>{..}}3  
富二代的“败家逻辑” xL mo?Y*  
fFsA[@5tul  
很多强人都迷失在条件反射的重重迷雾中,他们太成功了,结果不仅热爱成功这个结果,也热爱——经常是更热爱——自己走向成功的方式。所以,他们希望自己的方式能传递下去,而传递的方式就是让孩子全盘接受自己的这些方式。 S3 &L  
f#[Fqkmj  
他们这种愿望越强烈,他们的财富对孩子就越可能是一个诅咒。因为从本能上,每个人都知道,他们的方式只是条件,但不是财富的本质,更不是生命的本质。 -qs9a}iL  
D@! #79:)  
如果强人父母们懂得这一点,而去鼓励孩子们找到自己的生命存在的方式,找到自己挣钱的办法,那么孩子就没有这种诅咒。但假若强人父母非常渴望孩子不仅继承财富,也要继承自己的那一套生存方式,那么孩子的内心就会被劈成两半,这一半是想做自己,而那一半是被迫走父母的路。 0"ZRJl<)[I  
+4)Kc9S#  
分裂太严重,就可能会导致自毁。日本战国时代,武田信玄被誉为“第一兵法家”,他按照自己领悟到《孙子兵法》的道理创办了骁勇善战的骑兵,而武田家也成为势力最强大的诸侯之一。但他死后,他儿子武田胜赖很快将武田家带向了穷途末路,在决定性的长筱战役中,他让武田家骑兵主动攻击敌人躲在栅栏后的使用步枪的炮兵,结果全军覆没。并且,非常重要的一个细节是,第一支部队全军覆灭后,他又驱动第二支部队送死。第二支部队徒劳无功地覆灭后,他又驱动第三支去送死…… 7^ER?@:W  
.aNy)Yu8  
他这样做,在我看来,是他在发泄一种情绪:父亲,还有你的那些幕僚,你们都说我不如你,都要我按照你的做,这是真的吗?这是我的宿命吗?那就实现这个注定无法摆脱的宿命吧! lwa  
]/U)<{6  
在我看来,如果一个家族所追求的是将创始人的精神传递下去,那么能传递三代已经是非常不错的结果了,因为这意味着,第二代和第三代必须牺牲做自己的生命诉求,而去成为父亲或祖父的影子。这意味着,他们不存在。 w,^!kO0)~8  
Xbfn@7m  
假若创始人想传递的东西本来就不怎么样,那么第二代就败家,这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结果了。 JD,/oL.KA  
A9[l5E  
譬如财富这东西,假若只剩下金钱和享受这样的意思,而拥有者已遗忘了财富背后的生命意义,那么它要传递下去实在是太难了。“富二代”们的败家,其实不过是在相当忠实地执行这个逻辑罢了——既然说享受很好,那我就好好享受吧。 }VyD X14j  
G6L  'RP  
所以说,生命意义这样的东西,并不仅仅是虚幻,恰恰相反,它是最重要的东西。(武志红)
顶端 Posted: 2009-07-19 02:18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蓝调粤语 » 新闻资讯



Total 0.152967(s) query 7, Time now is:02-15 03:57, Gzip enabled 粤ICP备06028238号
Powered by v6.3.2Certificate Code © 2003-08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