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二代”们为何会迷失 用自毁方式挑战父母
0
最近,“富二代”们成为了新闻焦点。 ^ [FK<9 /g$cQ=c 5日,在成都,因车主涉嫌超速行驶,26辆法拉利、玛莎拉蒂等豪华跑车5日在成南高速被警方拦下,如此多的豪华跑车汇集在一起的照片一时传遍网络;6日,这备受争议的26辆豪华跑车再次出现在成灌高速上,以210公里的平均时速仅用13分钟就跑完了45公里的路程。据报道,这些跑车来自全国各地,车主是清一色的“富二代”。 2kMBe% n^vL9n_N 12日,在福州一家KTV,一位“富二代”王某调戏19岁的少女小肖遭拒后大打出手,令小肖牙龈撕裂,牙齿脱落一颗,整排牙齿松动,右下颌骨骨折。事发后,持有美国绿卡的王某企图逃出国外,相关部门已将其资料发到各边防检查站和出入境管理部门,若王某意图离境逃避处理,警方将第一时间对其进行拦截。 ;#-yyU JxI\ss?O 13日,更恶劣的事情发生。在重庆江北茂业百货,一个男青年持双刀将自己穷追无果的一个女大学生砍死,据称该青年是重庆一个家境富裕的【www.canton8.com不良信息过滤】。 .axJ '*~W @
3n;>oi 最受瞩目的“富二代”是杭州富家子弟胡斌,两个月前,他涉嫌在闹市飙车而将风华正茂的浙江大学毕业生谭卓撞死。事发时,他改装过的三菱跑车将谭卓撞得飞起5米高,飞出20多米外。并且,非常恶劣的是,事发后一些富家子弟在现场谈笑风生。 rXl ~D! F<FNZQ@<U 15日,胡斌案在杭州开审,胡斌当庭否认自己飙车,这再度激发了全国网民们的愤怒。 ' cM2]< T%0vifoQ_$ “富二代”们到底怎么了,这些新闻主角们有着什么样的心理? o[Ojl.r< v
C,53g 最近,一个朋友来广州为自己家族的企业出差,我们聊起天来。他说,自己现在经常找个理由就出差,因为在家里经常感觉无事可做,如果真想做事,就会免不了和老爸因为意见不合而起冲突。他老爸控制欲望很强,希望家族企业完全按照他的意思运作,儿子根本插不上手。 >f)/z$
qn fKEZlrw 我想,他的故事可以说明,为什么“富过三代”是一件很艰难的事,其核心原因是,父母和子女如何相处,是一件很难的事。或者更普遍的说法是,父母该如何和孩子相处,是一件很难的事。 ]`@= ;w c%|K
x 强人的孩子给父母造麻烦 }U <T>0 udw>{3> 杭州飙车案发生后,那幅在网上流传的现场照片令我震惊到极点。照片显示,在事发现场,胡斌的伙伴中,有人一边抽烟一边谈笑风生。这太可怕了,这触发我在博客上发了一篇短文《最恐怖的一张图》: +c4-7/kE q8&2M 如此放松,如此无所谓,他们在谈笑风生。 EFpV
0_nY70B 如果,这张图片只有这一层含义,我祝福他们,愿他们永远这么轻松惬意。 Tx+!D'> D*7JE 可是,不是。 Y)~Y; ;/G ]x)^/d 就在这旁边,躺着一个刚刚逝去的生命。一个叫谭卓的25岁的青年,死在这些谈笑风生的年轻人的伙伴的跑车下。 6<aZr\Ufg 4#<r}j12z 谭卓,浙江大学毕业生,一家外企的优秀员工,正准备和相恋9年的女友结婚。他走在回家的路上,他是一名党员,刚刚看完单位组织看的电影《南京!南京!》。 3JhT 4wLN#dpeEy 就在家门口的斑马线上,他年轻的、有着许多梦想的身体被剽悍的跑车撞飞。 iYbp^iVg \tv^],^` 跑车是三菱改装车,车主叫胡斌,杭州师范学院的体育生。据网络搜索结果,父亲叫胡树明,从事服装业。 tc-pVw:TV t<8vgdD 他的跑车,据官方说当时时速70公里(后经专家调查应该达到84.1~101.2公里),而现场证人的说法是至少120公里。说法可以有两个,但事实只有一个,事实是,谭卓的身体,被撞飞5米高,而最终落下的地方,距斑马线有30米远。 bUv}({ O5rHN;\_ 这些身份,这些信息,一点都不重要。 VycCuq&M )w.+( v( 富人和穷人,这一点都不重要。 x?10^~R %63zQFk 假若只是一场车祸,还是有跑车、飙车、超速……各种要素,仍然不重要。 I^}q;L![\ ++>HU{ 只要在这些因素之上,能加上人性中最基本的尊重。但这些尊重,从这一张照片中可以看出,没有,一点都没有。 +Cs[]~ u.\F
Na 自恋幻觉!世界在我掌控中的幻觉!将彪悍的跑车开到极速时可以满足的幻觉!撞死人也可以没事的幻觉…… 1P8XVI' ^a>3U l{ 在这种幻觉下,只有自己存在,没有别人存在。 qD
SZ:36 ENx1) ] 然而,如果我对于你来说不存在,那么你对于我来说一样也不存在。 8{0=tOXx{ #6g9@tE 不夸张地说,这件事本身,以及事情后来的走向——譬如警方一开始称当时时速为70公里,引起了我极大恐惧,因为这令我担忧,在我们这个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和法律秩序都将不存在,存在的只有权力和金钱。 rE->z ojmF:hR" 在这种恐惧的驱使下,我看了当时网上关于这一事件的几乎所有资料。当我看到胡斌一张登长城的照片,和其父亲胡树明的一张照片时,我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因这两张照片令我明白,这件轰动一时而且可能流传多年的事件,其核心还是一个个人事件。 cy_'QS$W K)ZW1d; 胡斌登长城的照片中,我没有看到一丝嚣张,相反看到了一些木讷。尤其是,他的眼神看上去很空洞,透露着一种说不出的空虚。相反,他父亲从照片上看起来,十足是一个自信的强人。 c#)!-5E~H ,)&ansN 这两幅照片令我想起以前我对一位父亲说过的一句话:强人的孩子制造麻烦,有时是对强人父母表达一个特殊的信号,你们不是无所不能吗,我看看,这件事你搞得定不! gKPqWh 这位父亲是一个强人,他希望我能帮他处理好儿子的事。他说,他的事业根本不成问题,因为不管企业遇到任何问题,他相信自己都能处理好,对此他有很确定的感觉。但最令他头疼的是儿子,他十几岁的儿子不断闯祸,闹出各种各样的事情来,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闯的祸也越来越大。尤其是,他越是担心什么,儿子就越是闹出什么问题。 qS8p )pw 5OJ8o>BF 他讲了好多件儿子肇祸的故事,我发现一个规律,在他和妻子或他们请的人没有出现前,他儿子肇祸的程度都比较低,而且至少一半时候是无心的肇祸。一旦父母或父母请的人出现,他儿子肇祸的程度会进一步提升,并且情绪会变得更激烈。 B=ckRWq Uz4!O 我将这个发现告诉这个强人,他听了后有些吃惊,说他的确感觉到,儿子好像是通过闯祸给父母制造麻烦,但他没有敢肯定这是真的。如果说,这的确是真的,那么儿子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Yp+&&p. 8m prK`p 我给出了前面那个答案。 W;Pdbf" 3VI[*b EO.Se9ux 富二代挑战父母的方式:自毁 f`;y
"ba _cRCG1CJ 生命中最基本的一对矛盾是,每个人都想找到自己的价值感,而且这种价值感总是要在关系中去寻找。 J\@ r~x5G 7dm:L'0 这样一来,假若我的高价值感“我很棒”是建立在别人的低价值感“你很差”的基础之上,这就对别人造成了伤害。 QD8.C=2R -RLY.@'d-M 所以,存在主义哲学家们才说:“他人即地狱。” %yyvB5Y^ RZY[DoF8u 例如,在父母和孩子这一个最常见的人际关系中,父母和孩子都想寻找价值感,而且都是想在彼此的身上寻找价值感,但假若父母的高价值感“我很能干”是建立在孩子的低价值感“你什么都做不了”的基础之上,父母就对孩子造成了伤害。这种关系越彻底,父母就越是孩子的地狱。 j . "L= 0 _n
Pq 亲子关系的一个难题是,一开始,看上去,孩子的确是什么都做不了,而父母也的确像是无所不能。当孩子越小的时候,父母越是无所不能,对孩子而言就越好。例如,对孩子特别敏感的妈妈,能够凭感觉捕捉到孩子的种种需要,别人只能听见孩子在哭,而这样妈妈能听出不同的哭声,知道这些哭声不同的含义,从而可以在第一时间满足孩子的需要。 3p+V~n.+ TTDcVG_} 所以,心理学家们会说,在孩子1岁前,没有过分的爱这回事,父母对孩子越好,对孩子的帮助就越大,越容易给孩子建立起健康心理的基础。 Ux/|D_rlf lmGVSdo
然而,假若孩子到了两三岁后,父母还是对孩子大包大揽,就阻碍了孩子的发展。孩子明明觉得,自己长大了,能力增强了,很多事情都可以做了,但父母一方面不给自己做事的机会,另一方面还不断否定自己,总是对自己说“你不行”。 m{v*\e7P 24g\xNnt 这不仅是一个说法,这也好像是事实。的确,有多少孩子在小时候能强过父母呢?如果说到灵性,那么孩子基本上都比父母强。但大人们好像不怎么看重这个,大人们看重的是实际的能力,在这些实际的能力上,孩子的确弱于父母。
,H)v+lI k^H&IS! 尤其是,如果你有强人父母的话,就更是如此。不仅在亲子关系中,“父母行,我不行”这种感觉会一再被重复,在其他所有关系中,别人也都会这么看。 '3i,^g0?t0 Hto R
N^9 可以说,做强人父母的孩子,并不是那么容易。如果你认为,实际的好处是唯一重要的,那么强人父母就是完美选择。但是,假若你认为,精神上的好处也是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那么强人父母就可能会带来巨大挑战。 bHKTCPf w$)NW57[| 这个挑战的关键在于,强人父母的内心逻辑是怎样的。如果强人父母内在的关系模式是“我行,你不行”,那么,这个挑战就是很难逾越的。 C{*' p+f 3BZa}Q_ 没有人喜欢低下的自我价值感,当强人的孩子发现,他们无法通过超越父母而提升自我价值感后,他们就可能采用另一种方式——通过降低父母的自我价值感以缩小自己与父母的价值感的差距。 X_3*DqY -n:~m
p 于是,就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强人的孩子给父母添乱。 A,'F`au icrcP ~$A 福州的“富二代”王某,因调戏少女不成而大打出手。事情发生后,可以看到,其父母动用了一切资源和一切办法去帮助儿子,甚至假扮受害人小肖的家人对警方说,他们已决定和王家私了。
MQ#nP_i &g.do
? 这样的父母,真是神通广大啊,不仅是有钱有权,而且非常聪明,脑子也很好使。但他们可否知道,他们的“败家子”之所以败家,之所以乱来,而且乱来得非常没水平,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在儿子面前无所不能。 8mm]>u$ 5V $H?MW> 杭州飙车案的肇事者胡斌,他之所以在法庭上否认飙车,也许有着同样的意味。假定他的父母有那么大的影响力,他最好低调一些,在法庭上走走过场,然后再悄悄地让父母搞定事情。毕竟随着时间的流逝,公众可能会逐渐遗忘这一事件,起码怒气会削弱。 mi';96
iJ&jg`"=F 现在,他在法庭上再次引起众怒,很可能其真正的动机对准的并不是公众,而是他神通广大的父母。你们不是说我不聪明吗,我现在就不聪明一下,看看你们该如何搞定。 ,<CFjtelO \PzJ66DL! 对于胡斌案,我这仅仅是猜测,我不是学法律的,不懂得胡斌在法庭上这番说辞是否为了获得更轻的惩罚,但一想起他在长城上木讷的神情,又想到他多次的极速飙车,脑海里就响起一句话——或许他自己想死。 *HONA>u
&E?TR
A# E sk
%Xf, 富不过三代?二代?一代? 69"4/n7B? ?~:4O}5Ax 因屡屡惹出众怒,现在“富二代”在网上成了过街老鼠,到处都有人对他们喊打甚至喊杀,不过也有分析家称,大家不用太生气,不妨心平气和一些,因为照他们这种表现,他们会自取灭亡。 [yhK4A mEZHrr J 这些分析家还说,我们都知道“富不过三代”,但这个说法是欧美人先说的,那是他们那里的情形,而我们这里的情形,很可能是“富不过二代”。 s+-V^{Ht m ?e::W 财富和财富能力如何传递下去,是个世界级难题,英文对此有一句俗话“Great men's sons seldom do well(意译为‘伟人的孩子难成器’)”,葡萄牙有“富裕农民——贵族儿子——穷孙子”的说法,西班牙也有“酒店老板——儿子富人——孙子讨饭”的说法,德国则用3个词“创造,继承、毁灭”,来代表三代人的命运。 C>:,\=y% o#Viz: 甚至财富能否维持一代都是个难题,摩根大通投资银行通过对《福布斯》杂志最近20年的全球首富排行榜进行研究发现,在400位曾进入过全球富豪排行榜的名流中,只有1/5的人能够维持其地位,统计还表明这些有钱人的风光场面通常都维持不了20年。 #F
hgKwx |Wg!>g! 这到底是为什么?从胡斌案开始,我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最近,我想,答案可以从“巴甫洛夫的狗”身上找到答案。 TOb( 巴甫洛夫是前苏联的著名科学家,他拿狗做实验,结果提出了著名的“条件反射”的学说,对心理学有着极大的影响。 sd5)We '8"nXuL- 他通过实验发现,如果给狗喂食前发出一下铃声,那么几次后会发现,仅仅通过铃声就可以令狗产生进食前的反应,譬如分泌唾液。这就意味着,铃声这个条件,和食物这个本质食物一样,可以诱发出狗的进食反应了。 si,)!%b ?onEqH> 从好的方面看,这是一种学习,即狗学习到,听见铃声就可以预见食物到来。 Z}AhDIw!G $~,J8?)(z 但从坏的方面看,这是一种迷雾,如果狗对这个条件反射过于执著,它最终会犯一个错误——将铃声和食物混为一谈。 2CF5qn}T Q$*JkwPQ} 如果将食物换成价值感,而将铃声换成财富,那么就是强人家庭的故事了。 hh[@q*C @kPe/j/[1 本来,财富带来了自我价值感,这种感觉是如此美妙,但久而久之,一个人或一个家族可能就会迷失,认为财富才是答案,而遗忘了自我价值感才是最重要的。 xxQgX~'x %HD0N& 于是,这个家族可能就执著于一点——钱的多少是最重要的。 W]oILL"d hDf!l$e. 不仅如此,条件反射有初级条件反射,还有第二级条件反射,乃至第三级条件反射等等。假若一条狗始终在一个地方,用同一种模式进食,那么它最终可能会认为,周围的一切条件都是它获得食物的预言。于是,它可能会对这些条件都执著起来,这样一来,它会离食物这个本质更为遥远。 *}'3|e4w} nZX`y
-AZ 放到一个强人家族,其第二级条件反射、第三级条件反射乃至更多级的条件反射就可能是,那个创始人的创造财富的方式就是答案,那个创始人的所有言行就是答案,那个创始人的一切风格就是答案…… (
}RJW: 3+/^ 结果就是,迷失了,强人迷失了,强人的孩子迷失了,他们离财富能力越来越远,离自我价值感越来越远,离生命的本质更是越来越远。 Vo;0i$ 6pdek3pOCt 从根本上,每个人都想做自己,所谓做自己,就是用自己的方式找到生命的意义。对此,我特别喜欢以色列哲学家马丁·布伯的一段话: v&)G~cz 0t?g! 你必须自己开始。假如你自己不以积极的爱去深入生存,假如你不以自己的方式去为自己揭示生存的意义,那么对你来说,生存就将依然是没有意义的。 d6XdN 0B]c`$"aD 放到强人家庭,也许强人已经通过自己的方式找到了生存的意义,或起码说,他通过自己的方式找到了挣钱的办法,他因而成为了他自己。但是,作为强人的孩子,他们也必须通过自己的方式找到挣钱的办法,而不能仅仅通过拷贝父母的方式。 w+Y_TJ% %D49A-R 实际上,在我看来,很少有孩子愿意拷贝父母的路,孩子会天然地向父母认同,不管父母是否优秀,孩子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认同父母。假若父母优秀的话,孩子认同父母的自觉程度会更高一些。但是,孩子的认同主要是个性上的认同,而在人生道路上,他们每个人都希望做自己。 s>I~%+V.?: FvXpqlp 然而,在强人的家庭中,很多孩子未必有这份幸运。 Vz]yJ: w
y&yK*w "!R*f $ 富二代的“败家逻辑” jpkKdQX) GQ 0(lS 很多强人都迷失在条件反射的重重迷雾中,他们太成功了,结果不仅热爱成功这个结果,也热爱——经常是更热爱——自己走向成功的方式。所以,他们希望自己的方式能传递下去,而传递的方式就是让孩子全盘接受自己的这些方式。 ;--p/h*. Rjn%<R2nW 他们这种愿望越强烈,他们的财富对孩子就越可能是一个诅咒。因为从本能上,每个人都知道,他们的方式只是条件,但不是财富的本质,更不是生命的本质。 d-jZ 5nl( ?P;=_~X 如果强人父母们懂得这一点,而去鼓励孩子们找到自己的生命存在的方式,找到自己挣钱的办法,那么孩子就没有这种诅咒。但假若强人父母非常渴望孩子不仅继承财富,也要继承自己的那一套生存方式,那么孩子的内心就会被劈成两半,这一半是想做自己,而那一半是被迫走父母的路。 b=kY9!GN,v L>n^Q:M 分裂太严重,就可能会导致自毁。日本战国时代,武田信玄被誉为“第一兵法家”,他按照自己领悟到《孙子兵法》的道理创办了骁勇善战的骑兵,而武田家也成为势力最强大的诸侯之一。但他死后,他儿子武田胜赖很快将武田家带向了穷途末路,在决定性的长筱战役中,他让武田家骑兵主动攻击敌人躲在栅栏后的使用步枪的炮兵,结果全军覆没。并且,非常重要的一个细节是,第一支部队全军覆灭后,他又驱动第二支部队送死。第二支部队徒劳无功地覆灭后,他又驱动第三支去送死…… "9IR|
tkP& =$ 他这样做,在我看来,是他在发泄一种情绪:父亲,还有你的那些幕僚,你们都说我不如你,都要我按照你的做,这是真的吗?这是我的宿命吗?那就实现这个注定无法摆脱的宿命吧! ZfibHivz pN{XGkX. 在我看来,如果一个家族所追求的是将创始人的精神传递下去,那么能传递三代已经是非常不错的结果了,因为这意味着,第二代和第三代必须牺牲做自己的生命诉求,而去成为父亲或祖父的影子。这意味着,他们不存在。 TPA*z9n+B XzB3Xs?W2 假若创始人想传递的东西本来就不怎么样,那么第二代就败家,这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结果了。 ]zz%gZz
~cf)wrP 譬如财富这东西,假若只剩下金钱和享受这样的意思,而拥有者已遗忘了财富背后的生命意义,那么它要传递下去实在是太难了。“富二代”们的败家,其实不过是在相当忠实地执行这个逻辑罢了——既然说享受很好,那我就好好享受吧。 |*g\-2j{ Gce[RB: 所以说,生命意义这样的东西,并不仅仅是虚幻,恰恰相反,它是最重要的东西。(武志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