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被"人肉搜索"透明了的隐私
Io]FDPN HrBJi m}uOBR+
G;l7,1;MU: }tW-l*\U 最近,国内某社区爆出9年前南京大学女学生被害的新帖子,网民“人肉搜索”重新出击,这一次要为正义而战,我们还在试目以待……
s$R /!,c }`B
.(3n “人肉搜索”是指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机器搜索)为人找人、人问人的网络社区活动。提问者提出问题,其他网民以自己的专业背景、亲身经历、道听途说甚至冷嘲热讽来回答问题。 “人肉搜索”有许多种形式,但最引争议的是其中对人的搜索。成百上千个人从不同途径对同一个人进行搜索挖掘,很快能够获取关于一个人的一切信息。
eWcqf/4?" “如果你爱他,把他放到人肉引擎上去,你很快就会知道他的一切;如果你恨他,把他放到人肉引擎上去,因为那里是地狱……”最近,这种网络上的“人肉搜索”将互联网搅动得风生水起。这种搜索方式,变枯燥乏味的查询过程为“一人提问、八方回应”的群体性搜索,现实生活中的知情网友便将搜索对象的一切在网上罗列出来。
bQt:=> 从大学生***救母事件,网络虐猫事件,到火爆的“铜须门”网络丑闻,“功夫少女”色情照片事件,再到上月的辽宁女视频辱骂四川【www.canton8.com不良信息过滤】事件,“人肉搜索”时刻显示着网民互动战争的浩瀚、壮阔,如此强大的人海战术威力不禁让人折服。
il5C9ql$ 一、很强也很暴力
&u.{]Yjx 数小时内找出视频女主角
x%}D+2ro-t 5月21日,全国哀悼日的第三天,山河同悲,举国默哀,就在这样一个肃穆沉重的日子里,一段辱骂灾区人民的视频出现在视频网YOUTUBE上,在瞬间点燃了亿万同胞的熊熊怒火。在这段视频中,一名身着彩条衫的年轻女子脚跷在桌子上,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用不雅的语言辱骂灾区人民长达近5分钟,而原因只是因为哀悼日让她3天玩不了劲舞团网络游戏。
:
5NMgR.d 此时,查找这名女孩的“人肉搜索”引擎启动。“号召13亿人一起动手把她找出来!”愤怒的网民立刻进行人肉搜索,数小时内,便查出该女子的姓名、年龄,其家庭住址、身份证号、其父母亲属的信息均被公之于众。据来自沈阳方面的消息称,该女子的视频在网上引起网民愤怒后,沈阳市公安局***区分局根据网上提供的该女子的信息资料,于21日中午1时左右,在***区如意网吧将其抓获。
N'v3
|g 帮助寻找震后失散亲人
y|5s 当然,“人肉搜索”不只“除恶”,还可以扬善。“5·12”汶川大【www.canton8.com不良信息过滤】发生后,由于通信、交通的大面积中断,失散的人们难以知道自己亲人的生死及下落,灾区犹如一片信息“孤岛”。尽管有关政府部门、医院、报纸、网站都在以不同的形式,发布着遇难者或幸存者的信息,但这些杂乱的信息即使用常规的搜索引擎也难以有效查询。此时,谷歌的技术人员则率先制作出了专门用于寻找亲人的“人肉搜索”引擎。
2tq2 该寻亲搜索平台在短期内收集了大量的急救医院和震区安置点的消息,让急切寻找亲人的网友搜索。因为大部分消息都是以纸质形式发布的,都是凭热心网友通过手机、相机等工具拍下图片传到网站,再由网站技术人员手工录入,这也凸现了该引擎的“人肉搜索”性质。据悉,截至5月21日,谷歌中国的这个平台已经收录了344个网站的147473个网页,以及80家医院的38284条记录。
-F ~DOG% 惊叹强大同时也存在忧虑
Tc6cBe, 人们在惊叹“人肉搜索”强大威力的同时,也对它的存在表示了忧虑。据《中国青年报》6月18日报道,一名在校大三女生,“在不对头的时间,在网上说了不对头的话”,引来网民纷纷指责“没人性”,人肉搜索公布其个人资料,致其被迫休学。
Z+El(f x i.Rl&t &kg^g%%
}`"}eN @, ABy
l1)r| 二、是揭露真相,还是侵犯隐私?
Qg*\aa94 网友对“人肉搜索”逐渐形成了正反两方针锋相对的观点
uY&1[(Pb 持肯定态度的一方认为,它不仅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揭露一些事件背后的真相,维护社会道德秩序,还可延伸到网络无法触及的地方,拓宽了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充分发动了人际网络的力量,将互联网“互助、分享”的精神发扬光大。在【www.canton8.com不良信息过滤】发生后,人肉搜索同样跨越时间空间限制,协助很多灾区人民亲友团聚。反对的一方则一针见血地指出,未经授权公开资料是对隐私权赤裸裸的侵犯,而人肉搜索的参与者们有成长为网络暴民的趋势。
=_dM@
j 山西成新律师事务所的麻星:避免侵犯隐私,唯一的方法是谨慎
z#tIa 网络是受法律保护的。我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7条规定: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利用国际联网侵犯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第18条规定:不得擅自进行未经许可的计算机学校,篡改他人信息,冒用他人名义发出信息,侵犯他人隐私。但现在的实际情况是,人肉搜索经常难以避免侵犯到很多网友的隐私,唯一的方法是,网友谨慎一点,尽量避免在网络上留下自己真实的资料。
*)RmX$v3 三、“人肉搜索”8年大事记
U]3!"+Y1P 2001 陈自瑶事件
Unk/uk 早期的人肉搜索,网友通过悬赏“社区币”公开求助。2001年,有网民在猫扑网贴出一张美女照片,并声称该女子是自己的女朋友。可是,立时就有明眼人指出,此照片女主人的真实身份是微软公司的女代言人陈自瑶,并贴出了她的大部分个人资料。从此,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被人称为“人肉搜索”的互联网搜索行动诞生了。
nGF
+a[Z 2006 女子踩猫事件
}_D .Hy5 2月28日,网民“碎玻璃渣子”在网上公布一组虐猫视频截图:一名时髦女子穿着漂亮的高跟鞋踩踏一只小猫,直至将其脑袋踩爆。此图片迅速引起网友们愤怒并启动“人肉搜索”,发现虐猫拍摄地点是黑龙江省萝北县名山镇名山岛公园,虐猫女子是该县人民医院的护士王某。
'}Fe&% 2007 死亡博客事件
%B%_[<B 12月29日,北京女白领姜岩跳楼身亡。她生前写下的、后来广为人知的“死亡博客”中,将原因归咎为丈夫王菲的不忠,并贴出了丈夫和第三者的照片。网友展开“人肉搜索”,将王菲及其家人的个人信息公诸网络。王菲在网上被通缉、追杀,并不断收到恐吓邮件;其工作单位也因被骚扰将王菲辞退。
KL&/Yt 2008 天价理发事件
\O|SPhaIf 3月29日,两名女大学生在郑州保罗国际店里剪发后,被要价1.2万元。新闻在网络上发布后,网友启动“人肉搜索”,公布出保罗国际的注册信息、固定电话和手机号码以及汽车牌照等,进而发展为到店门口聚集并打出标语等。
cbJgeif 四、使用“人肉搜索”应注意“度”
`|'w]rj:"+ 人肉搜索引擎每天都在默默地为网友排忧解难回答问题,无形中促进了人与人的交流,潜移默化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作为一种工具,和所有群体性活动一样,人肉搜索也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违背社会的公序良俗和道德规范。如果超越法律界限,就容易越界为“网络暴力”。因此,使用“人肉搜索”应注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