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下一个倒下的是谁? - 来源: 广州日报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sundaywen
淡定,佬友!
级别: 普通人

多谢发贴的人[63]

 下一个倒下的是谁? - 来源: 广州日报

0
_D"V^4^yqu  
uxx(WS  
金融风暴成为美国财政部长面临的最大难题。 ,,8'29yEq  
; .+ C  
}y>/#]X  
Lrjp  
就在金融风暴愈演愈烈之际,“股神”巴菲特出手收购了一家公司。 <IBWA0A=8a  
Qa#Em1co  
AB+HyZ*//  
b?,''t  
下一个倒下的金融机构可能是华盛顿互助银行。 ^]k=*>{ R  
tS3!cO\  
  本周初,美国次贷危机进入高潮,掀起全球“金融海啸”。贝尔斯登和雷曼兄弟相继破产,美林证券被收购,一旦摩根士丹利被收购,华尔街五大投行将只剩高盛一家。同时,全球最大的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AIG)被美国政府接管。一时间,全球金融市场人心惶惶,次贷危机何时见底?其他大型金融公司命运如何?谁是下一个贝尔斯登或雷曼?投资者都在屏息关注。 n #PXMD*  
e'X"uH Xt.  
@ rE+H 5  
  专题文字:王希怡 $Zn>W@\  
uWLf9D"  
  本报综合报道 16日,美联储出手接管濒临破产的美国国际集团(AIG),及时避免了一场巨大的金融灾难。但是,救了一个AIG,却阻止不了其他公司步AIG的后尘——在次贷危机中损失惨重,而又无力在短时间内迅速筹集足够的资金来填补损失的,远远不止一个AIG。而且,和被认为“规模太大所以不能让其倒闭”的AIG不同的是,很多其他大公司却很可能会回天乏术,终将难逃倒闭的厄运。 RDxvN:v  
N Qx>u  
  下一个是华盛顿互助银行? _};T:GOT  
E?h'OR@_ L  
  事实上,一些大型金融机构目前已濒临倒闭边缘。17日有消息传出,美联储官员正设法寻找私营买家收购美国最大的储蓄银行华盛顿互助银行。除非找到买家或者新的注资,否则华盛顿互助银行在劫难逃。 H2{&da@D5  
Ssd7]G+n:  
  有分析人士认为,目前的形势好比新一轮的银行挤兑,只不过挤兑的不是把钱存在银行账户里的储户,而是投资者。投资者恐慌的宣泄目标,可以是银行,也可以是保险公司、抵押贷款银行,或者投资交易商。 ^Sc48iDc  
xJ^pqb  
  有多少公司将被卷入这场金融海啸的漩涡?这将取决于两股主要力量——房地产价格下降和金融公司力图避免损失的抵抗措施的角力结果。 YR"IPyj  
NKYHJf2?x  
  美国加州伯克利一家投资顾问公司的负责人乔治·菲戈表示:“目前存在着很多的信用风险。”他说,“从整个国家来说,我们借款借得越来越广泛。” :+<GJj_d+  
/Z2 g >  
  美国政府一方面接管了房屋贷款巨头房利美和房贷美,另一方面,却拒绝了莱曼兄弟的援助要求。菲戈认为,其他大型贷款公司,包括股价大跌的美国瓦乔维亚银行和华盛顿互助银行,都可能成为下一个雷曼。 6'|NALW  
eY\!}) 5  
  接下来若再有公司破产还是政府再出手接管,其规模、空前性和对市场的影响力都可能超越AIG。 :?$<:  
yHmNO*(  
  美国财政部变成“保险公司” ogJ>`0 +J  
*40Z }1ng  
  从某种角度来看,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可以说已经变成了“保险公司”,它们不仅要继续完成确保市场稳定的传统使命,而且还切身进入保险业务。 $+n5l@W  
 eR!K8W  
  和任何私营公司一样,美联储向AIG注资850亿美元,不可能不求回报。现在美国政府拥有AIG近八成的股份。AIG旗下人寿、家庭财产和汽车等保险业务被视为稳健和有利润的,但是在近期内需要注资来解决其在投资领域蒙受的损失。美国政府可能最终会出售部分股份来获取利益。 m8 Ti{w(  
H8$";T(I  
  美联储解释,改变初衷接管AIG是考虑到若AIG破产,影响面太深太广,恐带来灾难性后果。美联储一名官员指,雷曼兄弟面临破产时,市场早有准备,情况与AIG不同。 3&Fqd  
rm!.J0 X  
  AIG最终可能将不得不出售旗下优质资产来还债,而这也是很多其他公司正在面对的问题,只不过在程度上有差别。 GI/4<J\  
C-;}a%c"  
  目前,高盛投资银行仍强调不会考虑与大型商业银行合并。但高盛的一个强劲对手美林已被美国银行收购。而美国银行的对手花旗银行股价却在过去一年大跌七成。 9 F |e .  
&$.x1$%  
  虽然,这并不必然意味着花期银行将倒闭,或者美林不能独立生存。但是,这是一个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的时期。AIG目前的情形在两周之前仍是不可想象的。 Cz#3W8jV  
*Bx' g| u  
  公司倒闭速度要看楼市风云 ) q'~<QxI\  
D;OR?NdgvW  
  有专家认为,很难预测未来公司的倒闭速度,因为这与房地产市场的不确定因素有密切关联,而且也与卷入房地产市场的其他公司的命运有密切关联。 1a;&&!X  
\:-N<[  
  美国旧金山投资策略师巴布里兹表示,这次信用循环有两个特征。“首先是杠杆融资数额之大,公司用借来的钱投资,比率甚至达到其资本基础的20倍或者30倍”。其次,这些杠杆融资“是在房地产泡沫的基础上生成。”房地产价格一度飙涨到脱离与租赁价格和家庭收入正常比例关系的程度。 g<PdiVp+  
W'M\DKJ?  
  现在,很多持有房屋贷款型股票的公司正试图摆脱这些劣质资产,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这些劣质资产的价格将进一步下滑。美林正是以22美分的价格(原价为1美元),将一大部分房地产投资业务贱卖。   ^<nN~@j  
nwAx47>{  
  有华尔街分析人士认为,AIG其实是一家“好”的公司和一家“坏”的投资公司混在了一起,雷曼也是如此。雷曼试图卖掉坏的投资业务来求生,但是却因找不到买家而破产。这并不意味着其房地产投资一文不值,只是在目前的环境下其价值很难体现。分析人士相信,这些投资价值可能终于有一天会恢复过来,可惜,主导公司命运的关键却是现在的市场价格。 .@;,'Xw1~  
O7\ )C]A  
s*W)BK|+?  
  百年经济危机档案 dM3V2TT  
"ktC1y1  
  1907年:美国银行危机   1">]w2je:  
05m/iQ  
  1907年10月,美国银行危机爆发,纽约一半左右的银行贷款都被高利息回报的信托投资公司作为抵押投在高风险的股市和债券上,整个金融市场陷入极度投机状态。 7&9'=G  
yy-\$<j  
  1929年~1933年:全球经济大萧条 nW (wu!2  
CmPix]YMQ  
  1929年至1933年之间经济大萧条的影响比历史上任何一次经济衰退都要来得深远。危机中,华尔街股市暴跌;中欧和东欧许多国家的制度破产;所有工业化国家的出口和国内消费锐减,各国均出现大规模失业:美国1370万人,德国560万人,英国280万人。据估计,大萧条时间,世界的钱财损失达2500亿美元。 R0*+GIRA(  
v]HiG_C  
  1987年:黑色星期一 .o5r;KD  
v`$9;9  
  1987年10月19日,全球股市在纽约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带头暴跌下全面下泻, 大幅下跌508点 (逾20%)。创下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纪录,引发金融市场恐慌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衰退。 nNff~u )I  
^ok;<fJ  
  1990年:日本房地产金融泡沫 = pS\gLQu  
V F'! OPN  
  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房地产价格暴涨,地价市值总额高达2400兆日元,相当于当时美国地价总值的4倍,单价为美国的100倍。然而,到1990年,随着国际资本获利后撤离,由外来资本推动的日本房地产金融泡沫迅速破灭,房地产价格随即暴跌,日本房地产业全面崩溃,坏账高达6000亿美元,日本由此陷入长达15年的经济萧条,遭受了该国历史上最为漫长的经济衰退,至今未能彻底走出阴影。 l<$c.GgFd  
YA>du=6y\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oa?eK  
tnmuCz  
  1997年,金融风暴席卷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等亚洲国家和地区,打破了亚洲经济急速发展的景象,一些国家的政局甚至开始混乱。 HYPFe|t/  
Y2Y2>^  
  2000年:网络股泡沫破灭 <z|? C  
97Qng*i  
  上世纪90年代末,网络股鸡犬升天,很多科技新贵凭公司认股权一朝发达,晋身百万富翁俱乐部。然而,到了2000年,网络股泡沫破灭,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从历史高峰下挫达60%,80万名百万富户就此消失。 [hS?d.D   
puv*p %E  
  国际 OR^Wd  
^[CD-#  
  观察 +2w54X%?M  
>{4pEy  
  在熊市中寻找牛市兆头 |b/J$.R  
l#o43xr  
  文/本报记者 王希怡 8'B\%.+"8e  
,/W< E  
  1945年,丘吉尔在英国大选中落败。他的妻子安慰他说,这次失败也许是一种“蒙了面纱的福气”。丘吉尔开玩笑地回答说:“那这面纱可实在太厚了。” x[}e1sXXs  
c)SSi@< cv  
  丘吉尔妻子的意思套用一句中国人的古话来说,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可能将来投资者回顾这场“金融海啸”时,会发现它只是市场的一个转折点。当然,可能现在“这面纱也实在太厚了”,人们很难在惊涛骇浪中看清前景。 FzpWT-jnDd  
["Q8`vV0WO  
  冒险意欲降至十年来最低 4'54  
!nj%n  
  熊市的阴影渐行渐近,但是在一片哀鸿遍野之中,熊转牛的征兆其实还是有迹可寻的。有趣的是,第一个征兆,正是投资者对市场前景的丧失信心。美林银行对全球基金经理进行的最近一次民调显示,冒险意欲已经跌降至十年内的最低水平。但是,这种极端的情绪往往正是熊转牛的一个兆头。 :/vB,JC  
*-|+phi m  
  其次,政府并不是唯一的买家。美国银行出手收购美林,英国第五大银行莱斯银行也宣布收购该国最大抵押贷款银行哈利法克斯银行。无论是基于趁低吸纳、市场角力还是资产构建的动机,这说明买方在目前的价格中看到价值。   {u.V8%8  
0dkM72p  
  第三,商品价格骤降,击退通货膨胀的威胁。这最终将令各国央行能够减息,而且还能缓和消费需求和公司利润率的压力。 yekIw  
UWn}0:6t  
  最后,各国央行更愿意采取超乎寻常的救市措施。为应对金融危机,美联储宣布与欧洲中央银行以及日本、英国、瑞士和加拿大的中央银行达成货币互换协议,联手注资2470亿美元救市。 <YeF?$S}  
XFu@XUk!K  
  当然,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不可能只凭上述征兆作出投资决策。今年3月贝尔斯登破产被不少人视为次贷危机的一个转折点,而事实已经证明这种看法是错的。本周金融海啸的动荡,不可避免地令全球经济元气大伤、消费者信心大减,银行对贷款的处理也会更加谨慎。相较于本月初,现在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有增无减。因此,在至少未来半年内,如何把握走向谨慎决策,会是对投资者最大的考验。 N^ D/}n  
NxXVW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金融风暴愈演愈烈之际,“股神”巴菲特出手了,他领导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旗下一家子公司18日宣布以47亿美元现金购买股价数日暴跌的“星牌”能源集团。这是巴菲特去年10月以来的第八桩巨单收购。 8nnkv,wa  
Yn<0D|S;X  
Q"hI!PO+  
  金融风暴最新动态 5&X  
zi?'3T%Ie  
  美禁卖空金融股 k9Sqp :l,  
D`t e|K5  
  全球股市大反弹 z}Z`kq+C  
0[1 !K&(L  
  据新华社电 美国证券与交易委员会19日宣布对卖空金融股行为实施临时禁令,限制投资者短期卖空近800只金融股票。 tJwF h6  
Pm1 " 0  
  英国金融管理局前一天也宣布临时禁止短期卖空行为。受美英政府出手救市影响,全球主要股市19日强劲反弹,几大股指相继创下历史最高单日涨幅。  ,g,jY]o  
 Nr[Rp  
  禁令涵盖主要金融机构 N6J$z\ P  
5pok%g  
  美国证交会发表声明,临时禁止针对799只金融股票的短期卖空行为。证交会主席克里斯托弗·考克斯在声明中说:“证交会将利用它军火库中所有武器,打击危害投资者和资本市场的市场操控行为。这一禁止短期卖空金融股票的临时禁令将有助于恢复市场平衡。” R82Y&s;  
NdNfa i  
  声明称,这次禁令实施时间不会超过30天。 _#gsR"FZ$  
og\XLJ}_  
  美联社19日报道,这次禁令针对799只金融股,涵盖美国几乎所有主要金融机构。这其中有美国五大投资银行中的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以及美国最大储蓄银行华盛顿互助银行。 [*vN`AfE  
KB"iF}\P0  
  多个股指涨幅创纪录 =a!6EkX *  
iTt=aQjd  
  美证交会宣布禁令以及财长亨利·保尔森宣布救市计划后,全球股指当天应声上涨。 5qr!OEF2  
O0{  
  美国彭博新闻社报道,伦敦道琼斯泛欧600指数当天报收于278.18点,单日涨幅为8.3%;《金融时报》100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报收5311.3点,比前一交易日上涨431.3点,涨幅高达8.84%;而法国巴黎股市CAC40指数以 4324.87点收盘,比前一交易日大增367.01点, 涨幅高达9.27%。 ? g{,MP5  
h(8;7} K  
  这些股指当天均创下历史最高单日涨幅纪录。
顶端 Posted: 2008-09-21 12:22 | [楼 主]
cyrilfans
重返蓝调
级别: 圣人

多谢发贴的人[992]

 Re:下一个倒下的是谁?

全球经济危机啊!!
大家互相THX给偶啦,知恩定报!
顶端 Posted: 2008-09-22 10:28 | 1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蓝调粤语 »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