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疑中國黑客侵奧巴馬陣營電腦
0
描述:奧巴馬周四一身輕裝離開健身室。
图片:
描述:美國總統布殊(中央)周四在妻子及閣員陪同下,向白宮職員講解政權交接安排。
图片:
描述:菲律賓有學生周五在美國駐馬尼拉大使館門外示威,要求奧巴馬上台後撤走駐菲律賓美軍。在他們排演的「交接儀式」上,布殊把菲律賓總統阿羅約交給奧巴馬。
图片:
描述:美國「第一狗」逐隻捉
图片:
【明報專訊】奧巴馬甫當選美國總統,「中國威脅論」又即時成為了英美媒體話題。《金融時報》和美國傳媒昨引述華府官員消息聲稱,奧巴馬陣營電腦系統今夏遭到懷疑來自中國的黑客入侵,目的可能是要摸清奧巴馬政策立場。有美國官員還透露,白宮電腦系統亦多次遭中國黑客入侵。有專家就呼籲奧巴馬上台後要着手處理「網絡空間競賽」。 rrrn8b6
'fka?lL 當選即傳「中國威脅論」 +i(;@%
kv JQ<9~J 《新聞周刊》日前率先報道,奧巴馬競選總部電腦系統今夏遭黑客入侵。陣營電腦保安專家初時以為只是一種旨在盜取密碼或信用卡號碼的「釣魚」(phishing)黑客程式,但翌日聯調局及情報部門調查後,發現問題非比尋常,指奧營電腦系統遭入侵,並被下載「為數極多的文件」。事件驚動白宮,白宮幕僚長博爾頓(Josh Bolten)隨後向奧營競選經理普羅夫(David Plouffe)警告﹕「問題非常嚴重,要立即處理。」
115zvW w1,6%?p(O 聯調局向奧營稱,入侵奧營電腦的並非其政敵,事實上麥凱恩陣營電腦系統亦同時遭入侵。聯調局及白宮官員向奧營稱,相信入侵來自希望探知陣營政策立場的外國組織,這些資料有利日後跟新政府打交道。奧營的電腦專家「猜測」黑客可能來自中國或俄羅斯,並聘用一電腦保安公司解決問題。 J%1 2Ey@6 "%d
ok@v 套取政策立場助未來打交道 D8=a +!l- oLc 《金融時報》更引述匿名華府官員稱,當局已斷定黑客來自中國,但未能證實是否跟中國政府有關。報道還引述另一匿名官員稱,白宮網絡系統亦多次遭中國黑客入侵,官員間的電郵更遭截取。黑客每次入侵時間雖短,但在政府專家察覺並修補系統前便已盜取資料,雙方有如玩「貓捉老鼠」。華府專家「懷疑」黑客入侵是中國政府指使的,但承認無法證實。一名官員揚言﹕「我們正受到來自中國十分針對性的攻擊,令人難以相信並非由中國政府相關組織指使。」但他強調黑客只入侵非機密電腦系統,並未入侵機密系統。 u;/<uV3 </li<
1 為華府提供保安顧問的網絡防禦機構主席Sami Saydjari亦聲稱﹕「毫無疑問,外國政府一直針對網絡,不單是為了獲得敏感資料,更為了影響一些諸如總統選舉這些敏感過程。網絡空間競賽(cyber space race)已在進行,奧巴馬上台後需要加強這方面的領導。」 Rf#t|MW*# +`+r\*C5 美對伊進行電子間諜活動 %&&;06GU} WV,j
<x9
w 美國近年多番指中國黑客入侵美國電腦系統,但均無實證,事件亦多不了了之。《金融時報》稱,其實很多外國政府也相信華府有對他們進行電子間諜活動,《華郵》名記者伍德沃德今年便披露,華府有對伊拉克政府進行電子間諜活動。 JU!vVA_ mApl}I 奧致電九國元首 中國無份 kWxcB7)uk (R^Ca7F 奧巴馬昨天一邊安排重要人事任命和舉行經濟顧問會議,另一邊則致電九國元首,在答謝道賀之餘,也商談了金融危機和全球暖化等問題。然而九國元首之中,並不包括一當選後便立即致電道賀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 !3Ed0h]Bfa q/3 )yG6s 奧巴馬發言人昨透露,奧巴馬已率先跟英國、澳洲、加拿大、德國、法國、以色列、日本、韓國和西班牙的元首通電。奧巴馬除了致電「多謝他們日前給予當選道賀」,也與他們談論了鞏固邦交,以及應付金融危機和全球暖化等議題。 tS
sDW!!M Qg5-I$0 與法國總統投契 傾足30分鐘 i3<
ZFR U,tWLX$@ 日本官員稱,首相麻生太郎昨早7時許便接獲奧巴馬電話,雙方談了10分鐘,同意加強日美同盟。奧巴馬表示留意到日本漁港小濱因與他同名、對他大力支持的事,他對日本有強烈的親近感,他也期待與麻生直接締建個人友好關係。作為美國另一主要亞洲盟友的韓國總統李明博,亦獲奧巴馬致電,雙方同意合作促成朝鮮廢核。法國總統薩爾科齊與奧巴馬似乎聊得最起勁,長達30分鐘,集中談論金融海嘯。澳洲總理陸克文則和他大談全球暖化。 2|}KBny 7rjS.
外交親疏有別 未致電胡錦濤 JAS!eF ]oE:p 但堪稱第一時間致賀的中國領導人,並不在奧巴馬致電的名單中。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將於下周六赴美,出席20國集團峰會,商談全球金融危機。雖然奧巴馬也可能赴會,但胡奧會否會晤仍屬未知數,外交部副部長何亞非周四僅表示,會晤仍在安排中。面對金融海嘯衝擊,美國極需中國合作,奧巴馬當選後對北京的反應,似乎比預期冷淡。 qAirH1# o(3`-ucD` 對於奧巴馬外交「親疏有別」,內地學者牛軍教授認為,奧巴馬「先跟自己盟友打招呼,鞏固關係,是美國新領袖慣例」,預料未來幾天會陸續跟其他國家領袖通話,「不用大驚小怪」。 .WpvDDUK3 11BfJvs: 用舊臣 奧巴馬班子恐變克林頓第3任 -n]E\" zf?U q 奧巴馬當選後加快組班。他於周五跟新成立的17人經濟顧問小組舉行會議,並於會後召開當選後首個記者會,但事前稱不會在周五宣布人事任命。奧巴馬現時正物色財金官員,克林頓時代財長薩默斯(Lawrence Summers)及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蓋特納(Timothy Geithner),都是財長熱門。奧巴馬過渡班子及經濟顧問團中的克林頓舊臣甚多,《紐約時報》指出,強調求變的他,當前一個重要挑戰,可能是如何避免予人「克林頓第三任期」的觀感。 hC2_Yr>N% RrRE$g 會晤財金猛人 盼加速處理經濟 $LJCup,1" *S\/l-D 奧巴馬周四宣布任命伊利諾伊州眾議員伊曼紐爾(Rahm Emanuel)為白宮幕僚長,皆因他對「經濟事務有深刻洞察力」。為加快處理經濟問題,奧巴馬周五跟17人經濟顧問小組會晤,當中包括不少星級財經界猛人,包括股神巴菲特及Google總裁舒密特,但同時亦包括不少克林頓前朝重臣,包括前財長薩默斯及魯賓。 :'K%&e?7s DS>qth 雖然薩默斯被視為財長熱門,但部分民主黨人對此卻有保留。《紐約時報》引述一名知情者說﹕「你不會想要克林頓的財長,政府不能活像克林頓第三任期,奧巴馬要樹立自己的風格。」奧巴馬一名高級顧問亦說﹕「我們並不想這只是克林頓翻版,有很多名字供選擇,包括一些能強烈發出『轉變』信息的名字。」但部分奧巴馬顧問認為,克林頓時代經濟繁榮,奧巴馬的經濟班子包括多名克林頓前朝要員亦無可厚非。 vj+ S Qh!h "] 《紐時》﹕保爾森促奧助救市方案 +^V%D!.$@ nI<Ab_EB 此外,奧巴馬亦要跟白宮及財政部協調過渡工作,他將於下周跟布殊會面。《紐約時報》引述奧營消息指,財長保爾森向奧營施壓,要求奧巴馬參與推動不受歡迎的救市方案,但奧巴馬卻希望跟救市方案保持距離。保爾森據報希望奧巴馬能就委任救市方案主管給予意見,但奧營稱周五的經濟會議不會討論救市問題。 '/Ag3R ~/1eF7 奧巴馬曾表示希望籌組跨黨派內閣,外界猜測加州州長阿諾舒華辛力加有可能出任能源部長一職。阿諾是共和黨人,大選期間支持麥凱恩,但阿諾在加州環保政績好,在減排及禁止離岸鑽探上亦跟奧巴馬一致。 l ArDOFl]x ;eiqzdP 「X世代」崛起 政壇作風趨務實 YN($rAkL <"}WpT 「X世代」向來是美國政壇的局外人,但隨着奧巴馬入主白宮,他們亦告崛起,取代長期佔據政壇的嬰兒潮世代,政府管理作風料會改變。 zR6^rq* `ILO]+`5 挺身而出 不再置身事外 <:Z-zQp)? TI^M9;b X世代是指從1961年至81年間出生的一代。社會學家長久都指這一輩人的特點是喜歡置身事外、個人主義和憤世嫉俗。但男性時尚雜誌Details總編輯、《X Saves the World》 (X世代拯救世界) 一書作者戈爾迪尼爾 (Jeff Gordinier) 說:「如今不同了,『挺身而出、改變事物』已成當務之急。我不能永遠假裝冷漠、多疑和孤立。」戈氏說,1961年出生的奧巴馬在年齡、風格和個人經歷方面,都符合X世代模型,他當選有賴X世代的支持。研究X世代的豪爾 (Neil Howe) 指出,X世代很早便經歷了所有涉及家庭價值觀和行為上的社會變遷,而奧巴馬正是X世代的典型﹕「奧巴馬是異族通婚的兒子,父親在他幼時便離開,他的童年顛沛流離。」 <|c[
#f
vGI?X#w3 棄談意識形態 採取兼容並蓄 @DK;i_i g@B,0JRh X世代掌權下,政府的管治方式亦會有顯著改變。豪爾稱,奧巴馬的任務「是要終結嬰兒潮時代【www.canton8.com不良信息过滤】所有不正常的、差勁的東西。」他說:「你將看到一種更加務實的領導方式,少談意識形態。X世代要求透明度,會清楚分析所有的數據後再作出決定。」 B4ky%gF4 8[mj*^P 奧巴馬已顯示他兼容並蓄、不為意識形態束縛的特點。他可以大談傳統資本主義工作倫理,也可大談增加社會援助的需要;他在很多社會議題上都是自由派,但他亦十分注重家庭,最近還批評時下的低腰褲。戈氏說:「我們厭倦了左右派之分,我們應努力促進不同意見的人溝通。」 D_-<V,
3t (Gpk;DD 奧巴馬當選後要處理的,除了救經濟等大事外,還包括找來一隻什麼樣的「第一狗」,給兩位女兒做寵物。美國傳媒稱,新第一夫人米歇爾曾表示考慮收養一隻流浪狗。 ey! { DTp|he 布殊愛犬咬傷人 u|uPvbM Ialbz\;F2% 歷來美國第一家庭為建立親和形象,都有飼養寵物的慣例,前總統杜魯門甚至曾說:「想在華府交朋友,就養條狗吧。」布殊上任以來,每年年底也會製作以第一愛犬巴尼(Barney)為主角的賀年影片。不過隨着布殊即將離開白宮,面臨遷出的巴尼近日心情似乎也不太好,還咬傷了一名路透社記者,要白宮醫生為他清洗傷口及包紮。
|